第五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开幕 近2000名专业人士参会
2017-09-07 00:00:00 证券时报
9月7日,主题为“共担气候变化责任,共促绿色低碳发展”的第五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在深圳国际低碳城会展中心正式拉开帷幕。据悉,为期两日的论坛当中,来自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国际机构的近2000名专家、学者、业界精英将云集深圳,展开巅峰对话。
在开幕式上,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指出,绿色低碳发展是一场深刻革命,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过去五年,深圳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9.7%,今年上半年又下降了5.4%,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万元GDP水耗累计下降30.9%,今年上半年又降低了9.6%,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9。深圳的空气质量保持在全国副省级城市的最优水平,“深圳蓝”成为靓丽的名片。目前深圳近1/2的土地划入基本生态控制线,建成区绿色覆盖率为45.07%,新建节能建筑1.4亿平方米,绿色建筑6千万平方米,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7.6万辆,今年年底将实现全市1.6万辆公交车百分之百的电动化,据全球城市首位。在绿色低碳发展的引领下,深圳经济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去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9429亿元,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8.8%,增速创近四年来的新高,实现了美丽与发展的双赢。
他表示,在国家发改委和广东省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深圳国际低碳论坛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已成为展示我国绿色低碳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和开展绿色低碳领域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
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林少春表示,广东省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为统领,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抓手。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和空间布局,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在保持经济中高势增长的同时,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改善,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单位GDP的能耗在全国处于第二地位,为全省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勇指出,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并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2016年我国非化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了13.3%,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下降5%、6.6%,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为2020年达到甚至超过碳强度下降40%-45%的上限打下了坚持的基础。
他表示,当前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尚未完成,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尚未得到根本改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仍然有待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存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应对之一,是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选择,更是培育发展新动能,挖掘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体现。
他还指出,无论全球气候治理形式如何变化,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推进低碳发展的决心和行动不会改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这不是别人要我们做,是我们自己要做”。刚刚结束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议上通过的厦门宣言,又再次重申中国将致力于推动发展绿色和低碳经济,全面落实《巴黎协定》。发改委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行动,积极采取节能和提高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增加森林碳汇,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展低碳试点示范,发展绿色金融,推进气候变化立法等一系列有利的政策措施。确保实现十三五期间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任务,积极兑现中国所做出的国家自主承诺,落实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张勇表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需要国家战略层面的战略指引,更离不开各地方的努力和探索。近年来深圳市在推动低碳发展方面积极创新,迅速行动,开展了低碳城市、城镇及碳交易试点,探索了近零碳排放建设,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在促进低碳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希望深圳能够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创新步伐,努力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低碳发展之路。
据悉,本届论坛由1个主论坛、6个平行论坛、4场专题研讨会等活动组成,并首次推出项目路演活动,涵盖了南南合作的经验和做法、低碳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路径、能源革命的机遇和挑战、绿色金融体系的创新和实践、低碳发展中企业的责任和担当等多方面的内容。
在开幕式上,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指出,绿色低碳发展是一场深刻革命,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过去五年,深圳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9.7%,今年上半年又下降了5.4%,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万元GDP水耗累计下降30.9%,今年上半年又降低了9.6%,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9。深圳的空气质量保持在全国副省级城市的最优水平,“深圳蓝”成为靓丽的名片。目前深圳近1/2的土地划入基本生态控制线,建成区绿色覆盖率为45.07%,新建节能建筑1.4亿平方米,绿色建筑6千万平方米,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7.6万辆,今年年底将实现全市1.6万辆公交车百分之百的电动化,据全球城市首位。在绿色低碳发展的引领下,深圳经济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去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9429亿元,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8.8%,增速创近四年来的新高,实现了美丽与发展的双赢。
他表示,在国家发改委和广东省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深圳国际低碳论坛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已成为展示我国绿色低碳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和开展绿色低碳领域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
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林少春表示,广东省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为统领,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抓手。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和空间布局,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在保持经济中高势增长的同时,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改善,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单位GDP的能耗在全国处于第二地位,为全省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勇指出,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并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2016年我国非化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了13.3%,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下降5%、6.6%,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为2020年达到甚至超过碳强度下降40%-45%的上限打下了坚持的基础。
他表示,当前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尚未完成,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尚未得到根本改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仍然有待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存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应对之一,是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选择,更是培育发展新动能,挖掘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体现。
他还指出,无论全球气候治理形式如何变化,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推进低碳发展的决心和行动不会改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这不是别人要我们做,是我们自己要做”。刚刚结束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议上通过的厦门宣言,又再次重申中国将致力于推动发展绿色和低碳经济,全面落实《巴黎协定》。发改委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行动,积极采取节能和提高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增加森林碳汇,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展低碳试点示范,发展绿色金融,推进气候变化立法等一系列有利的政策措施。确保实现十三五期间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任务,积极兑现中国所做出的国家自主承诺,落实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张勇表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需要国家战略层面的战略指引,更离不开各地方的努力和探索。近年来深圳市在推动低碳发展方面积极创新,迅速行动,开展了低碳城市、城镇及碳交易试点,探索了近零碳排放建设,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在促进低碳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希望深圳能够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创新步伐,努力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低碳发展之路。
据悉,本届论坛由1个主论坛、6个平行论坛、4场专题研讨会等活动组成,并首次推出项目路演活动,涵盖了南南合作的经验和做法、低碳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路径、能源革命的机遇和挑战、绿色金融体系的创新和实践、低碳发展中企业的责任和担当等多方面的内容。
热点推荐: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