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正点网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财经新闻 主力数据 财经视频 研究报告 证券软件 内参传闻股市学院
你的位置: 正点财经 > 财经新闻 > 港澳台财经 > 正文

基金沦隐藏股权烟幕 证监将采行动打击

2017-09-19 00:00:00 香港星岛日报
      香港新闻网9月18日电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近期不少二、三线上市公司积极认购私人基金,有证券界人士估计,可能是一些细价股有意隐藏互控关系所致。证监会亦向基金业界发出通函,表示经调查之後,发现有些基金公司并没有投资酌情权;换言之,幕後金主要买甚麽股票,基金经理便"照单执药",基金公司或沦为隐藏股权架构的烟幕。证监会表示,可能对相关人士采取执法行动。

  上市公司认购私人基金,近来成为风气,涉及的投资金额动辄以亿元计。不过,上市公司就这些投资所披露的资料,往往只有寥寥数语,即使公司通告有提及基金的投资范围,通常也是描述得十分空泛。有些上市公司所投资的基金,是由成立不久的公司所管理,基金公司的投资往绩欠奉,小股东亦难以评估公司斥巨资认购这些基金是否合理。

  在今年7月底,证监会已就这些乱象提出警告。当时证监会指出,有些私人基金不单"持有集中、流动性低及互有关连的投资",而且可能有利益冲突,例如基金投资者与该等基金所投资的上市公司有关,包括投资者是这些股份的主要股东等。证监会在当时已指出,这些基金的作业方式令人质疑,并有可能是为了隐瞒基金投资者於若干股份的持股量而设。

  证监会上周五再度发出通函,进一步披露调查情况。通函指出,在证监会视察期间,有基金公司管理层向证监会职员表示,他们实际上并无资产管理的酌情权,而只是提供投资意见以及执行交易。证监会指出,如果基金公司协助其客户进行可疑交易,便有可能卷入市场失当行为或其他不法活动,而证监会或会对这些人士采取执法行动。

  宏高证券投资经梁杰文指出,上市公司认购私人基金,不单可以隐藏与其他公司的股权关连,甚至有可能替大股东牟利。举例说,上市公司大股东可以先把私人投资的"垃圾股"炒高,然後再安排这些基金接货,而当局并不容易找到证据证实基金公司与其客户合谋。

  虽然证监会最近已留意到基金公司的乱象,但梁杰文认为,难以完全杜绝各种不法行为。证监会或许可以向基金公司的持牌人开刀,但幕後人士大可以另找"人头"出任持牌人。他认为现时当局可以做的,是要求上市公司就认购基金的交易披露更多资料,以及提醒上市公司董事作出投资决定时要审慎行事。

热点推荐:
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联系投稿 | 联系删稿 | 合作伙伴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