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混业到分业 华尔街投行转型路蹒跚
2012-09-17 04:42:00 证券时报
4年前,美国遭遇“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危机的中心华尔街危如累卵,投行一手缔造的江湖已然大江东去不复返。
中国有句古话叫“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对于金融危机强劲激荡后的华尔街各大银行而言,更大的考验在危机过后。4年过去了,各大金融巨头已重新排列了座次,美国银行业或已度过最坏的时期,幸存者的业务和盈利正逐渐复苏,但步履依然蹒跚。
【回首】
时代改变得太快
2008年9月,雷曼倒台让华尔街的很多人一时间还无法转过弯来,不明白旧日的模式已经死亡。或许,这是因为时代改变得太快。
当时,华尔街五大投行的命运各不相同。在雷曼倒台前,贝尔斯登濒临绝境是信贷危机对华尔街的最大打击,这家始建于1923年的美国第五大投行曾挺过了1929年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大萧条以及两次世界大战,但却倒在了曾被市场人士多次认为是“夸大其词”的次贷危机上。最终,摩根大通以每股2美元的出价收购对手贝尔斯登公司,总价大约2.36亿美元,可谓低价贱卖。
另一家面临被收购命运的是美林证券。美国银行与曾经是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达成协议,以440亿美元收购后者。美林证券是在美联储的压力之下被迫出售的,因为美联储担心美林将成为雷曼兄弟公司之后的又一个次贷危机牺牲品。
贝尔斯登和美林证券相继被收购,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作为昔日华尔街五大行中硕果仅存的两家独立投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最终还是没能逃脱厄运,无奈地宣布由当前的投资银行改制为银行控股公司,这意味着两家公司将告别以往“高风险高收益”的运作模式,转而像众多商业银行一样主要立足于储蓄业务。昔日的华尔街投行神话由此破灭。
【现状】
投行不再是香饽饽
危机过后,在美国政府的强力干预下,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金融业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金融机构纷纷开始强化风险控制,实施去杠杆化。随着一些竞争对手的消失,美国原有几大商业银行的排序也发生了变化。
美国各大银行的最新季报显示,在名声最大的三大投行中,摩根士丹利被路透社称为“排名垫底”,该公司今年上半年收入连续第三年下降,二季度净利润为5.63亿美元。由于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导致整体交易量下滑,高盛二季度净收入下滑9%至66.3亿美元,净盈利9.62亿美元。此外,由于投资银行业务纯利减少及公司私募股权业务亏损,摩根大通二季度纯利和经营收入同比分别下跌8.7%和16.5%。另有数据显示,由于市场对债务危机蔓延的持续担忧,华尔街五家最大银行的投行和交易部门二季度收入下降了18%。
在华尔街大行中,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的投行业务和交易收入在整体收入中占比最大。相比之下,花旗、美国银行和富国受到的影响稍小。花旗集团今年第二财季实现利润29亿美元,美国银行二季度的净盈利25亿美元,而去年同期净亏损88亿美元。由于抵押贷款业务收入上升且信贷损失拨备减少,使得社区银行和财富管理业务纯利上升,富国银行二季度纯利和经营收入同比分别上升17%和4.4%。
【未来】
华尔街转型之路
金融危机已经过去4年了,痛定思痛之后的美国,也通过了“大萧条”以来最严苛的金融监管方案,未来美国银行业将面临更严厉的监管。按照美国金融改革法案的要求,包括花旗、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巴克莱等9家银行已向当局提供了“生前遗嘱”,说明一旦银行陷入无法偿还债务的状况时如何将银行分拆及出售资产,以便监管机构有权在金融危机时指挥银行分拆业务。
不过,华尔街贪婪的土壤并没有改变。此前,一位号称“伦敦鲸”的摩根大通债券交易员,通过囤积大量空头仓位撬动了全球债券市场。曾为南非乒乓球国手的高盛前主管史密斯更炮轰高盛企业文化“有毒”、对客户利益毫不在意。
有分析人士表示,华尔街将需要5年~10年的时间来完成调整转型,目前已经出现从混业经营到再次分业经营的趋势。此外,自营业务是投行利润的重要来源,尽管投行很难在短期内放手,但自营业务还是会从大投行手中逐渐剥离出去。
中国有句古话叫“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对于金融危机强劲激荡后的华尔街各大银行而言,更大的考验在危机过后。4年过去了,各大金融巨头已重新排列了座次,美国银行业或已度过最坏的时期,幸存者的业务和盈利正逐渐复苏,但步履依然蹒跚。
【回首】
时代改变得太快
2008年9月,雷曼倒台让华尔街的很多人一时间还无法转过弯来,不明白旧日的模式已经死亡。或许,这是因为时代改变得太快。
当时,华尔街五大投行的命运各不相同。在雷曼倒台前,贝尔斯登濒临绝境是信贷危机对华尔街的最大打击,这家始建于1923年的美国第五大投行曾挺过了1929年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大萧条以及两次世界大战,但却倒在了曾被市场人士多次认为是“夸大其词”的次贷危机上。最终,摩根大通以每股2美元的出价收购对手贝尔斯登公司,总价大约2.36亿美元,可谓低价贱卖。
另一家面临被收购命运的是美林证券。美国银行与曾经是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达成协议,以440亿美元收购后者。美林证券是在美联储的压力之下被迫出售的,因为美联储担心美林将成为雷曼兄弟公司之后的又一个次贷危机牺牲品。
贝尔斯登和美林证券相继被收购,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作为昔日华尔街五大行中硕果仅存的两家独立投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最终还是没能逃脱厄运,无奈地宣布由当前的投资银行改制为银行控股公司,这意味着两家公司将告别以往“高风险高收益”的运作模式,转而像众多商业银行一样主要立足于储蓄业务。昔日的华尔街投行神话由此破灭。
【现状】
投行不再是香饽饽
危机过后,在美国政府的强力干预下,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金融业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金融机构纷纷开始强化风险控制,实施去杠杆化。随着一些竞争对手的消失,美国原有几大商业银行的排序也发生了变化。
美国各大银行的最新季报显示,在名声最大的三大投行中,摩根士丹利被路透社称为“排名垫底”,该公司今年上半年收入连续第三年下降,二季度净利润为5.63亿美元。由于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导致整体交易量下滑,高盛二季度净收入下滑9%至66.3亿美元,净盈利9.62亿美元。此外,由于投资银行业务纯利减少及公司私募股权业务亏损,摩根大通二季度纯利和经营收入同比分别下跌8.7%和16.5%。另有数据显示,由于市场对债务危机蔓延的持续担忧,华尔街五家最大银行的投行和交易部门二季度收入下降了18%。
在华尔街大行中,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的投行业务和交易收入在整体收入中占比最大。相比之下,花旗、美国银行和富国受到的影响稍小。花旗集团今年第二财季实现利润29亿美元,美国银行二季度的净盈利25亿美元,而去年同期净亏损88亿美元。由于抵押贷款业务收入上升且信贷损失拨备减少,使得社区银行和财富管理业务纯利上升,富国银行二季度纯利和经营收入同比分别上升17%和4.4%。
【未来】
华尔街转型之路
金融危机已经过去4年了,痛定思痛之后的美国,也通过了“大萧条”以来最严苛的金融监管方案,未来美国银行业将面临更严厉的监管。按照美国金融改革法案的要求,包括花旗、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巴克莱等9家银行已向当局提供了“生前遗嘱”,说明一旦银行陷入无法偿还债务的状况时如何将银行分拆及出售资产,以便监管机构有权在金融危机时指挥银行分拆业务。
不过,华尔街贪婪的土壤并没有改变。此前,一位号称“伦敦鲸”的摩根大通债券交易员,通过囤积大量空头仓位撬动了全球债券市场。曾为南非乒乓球国手的高盛前主管史密斯更炮轰高盛企业文化“有毒”、对客户利益毫不在意。
有分析人士表示,华尔街将需要5年~10年的时间来完成调整转型,目前已经出现从混业经营到再次分业经营的趋势。此外,自营业务是投行利润的重要来源,尽管投行很难在短期内放手,但自营业务还是会从大投行手中逐渐剥离出去。
热点推荐: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