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控能力考验券商资管通道业务
2012-12-13 07:50:00 证券时报
如果通道业务存在不小的风险,这会否延迟一些券商急速扩张的脚步呢?
在不少行业人士和外行的眼中,通道的含义简单明了,上游不直接对接客户,下游不触碰项目。通道业务两端风险由他人承担。此等情况下,即便万五的价格,券商也能挣些零花钱。
然而,通道业务果真无风险吗?先来看看行业领先者们的行动。通道业务规模排名行业前三的某券商近两月已没有增量,主要的原因除了投入产出不成正比外,通道业务的风险也是重要因素。
券商创新应遵照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的原则,然而这三个标准券商是否心中有底值得考量。
从"可测"分析,作为通道中介,券商很难获得项目的真实情况,大多只认银行的担保函,对其他并不关心。在券商看来,只要有银行兜底,便可高枕无忧。对项目了解不清,始终是悬在头上的一把剑。
而从"可控"环节来看,现状其实也并不乐观。通道业务的风险端虽不在券商身上,但只要风险出现,作为通道中介的券商同样负有连带责任。这种风险类似于地震,虽然发生概率较小,但破坏性不低,"可承受"一说也因此难以轻易成立。
所以,年中通道业务还突飞猛进的券商如今主动放慢扩张步伐并不难理解,越来越多的券商在通道业务的风险把控上趋于谨慎。
现阶段,银信通道业务中信托公司的资质认证被一些银行放到了重要位置。不仅选择标的限于大公司,而且银行对信托设立了自己的评价体系,投资标的也紧跟国家经济发展的大方向。银信通道的主要投资标的为房地产、矿产、基建或者地方融资平台,而今一些矿产和地方融资性平台项目受到银行的冷落,正是基于矿产价值的评估风险以及地方融资平台的兑付风险。
银行的资金池通道业务虽然两端均为银行,仍然具有一定的风险。例如中期票据为投资标的项目仍存在银行无法承兑汇票的风险,券商需要考量的是有无基础真实性资产的担保,担保质押比率等,同时贴现机构的资质也需有所分析。
基于以上多种因素,少数券商目前秉持资管创新业务的原则便是"不懂的业务不做"。针对证券行业包括基金行业通道业务,监管层近期也频频吹风表示要注意风险控制,这被部分市场人士解读成"通道业务或将在明年逐步萎缩"的信号。
信用供应受到系统性的压制,银行将资产和负债从表内转向表外的冲动就会持续。一些市场人士已经提出影子银行对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破坏能力,一些银信合作中"借新还旧"方式屡遭诟病。
可以预见的是,在此链条中凡是漠视风险,追求短期利益化总将被淘汰,任何一个在业务链条上的机构都不可能将责任真正撇清。
平心而论,通道业务作为一项券商创新后突飞猛进的业务,并非一无是处。如果说此前证券行业是极度风险厌恶型的行业,那么金融创新就是让行业补上风险这一课。因有风险而胆怯不前,或者对风险视而不见,这都不是证券行业创新的初衷。券商资管通道业务的急速发展,实际上也是历练其对风险的判断和分析能力。
风险点既可能是人员认识不足,也可能是短期利益蒙住了警视风险的眼睛,更可能是风险制度的缺失。因此,券商通道业务团队中的主角或许不应只是项目承揽和操作人员,还应该包括具有一定风险判断和分析能力的风控人员。
一位先期布局通道业务的券商资管负责人私下坦承,如果将通道业务比喻成赌博,那么越到后面,赌博的代价越大。市场最终期望的是,券商收获的并非规模,而是风控的竞争力。
在不少行业人士和外行的眼中,通道的含义简单明了,上游不直接对接客户,下游不触碰项目。通道业务两端风险由他人承担。此等情况下,即便万五的价格,券商也能挣些零花钱。
然而,通道业务果真无风险吗?先来看看行业领先者们的行动。通道业务规模排名行业前三的某券商近两月已没有增量,主要的原因除了投入产出不成正比外,通道业务的风险也是重要因素。
券商创新应遵照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的原则,然而这三个标准券商是否心中有底值得考量。
从"可测"分析,作为通道中介,券商很难获得项目的真实情况,大多只认银行的担保函,对其他并不关心。在券商看来,只要有银行兜底,便可高枕无忧。对项目了解不清,始终是悬在头上的一把剑。
而从"可控"环节来看,现状其实也并不乐观。通道业务的风险端虽不在券商身上,但只要风险出现,作为通道中介的券商同样负有连带责任。这种风险类似于地震,虽然发生概率较小,但破坏性不低,"可承受"一说也因此难以轻易成立。
所以,年中通道业务还突飞猛进的券商如今主动放慢扩张步伐并不难理解,越来越多的券商在通道业务的风险把控上趋于谨慎。
现阶段,银信通道业务中信托公司的资质认证被一些银行放到了重要位置。不仅选择标的限于大公司,而且银行对信托设立了自己的评价体系,投资标的也紧跟国家经济发展的大方向。银信通道的主要投资标的为房地产、矿产、基建或者地方融资平台,而今一些矿产和地方融资性平台项目受到银行的冷落,正是基于矿产价值的评估风险以及地方融资平台的兑付风险。
银行的资金池通道业务虽然两端均为银行,仍然具有一定的风险。例如中期票据为投资标的项目仍存在银行无法承兑汇票的风险,券商需要考量的是有无基础真实性资产的担保,担保质押比率等,同时贴现机构的资质也需有所分析。
基于以上多种因素,少数券商目前秉持资管创新业务的原则便是"不懂的业务不做"。针对证券行业包括基金行业通道业务,监管层近期也频频吹风表示要注意风险控制,这被部分市场人士解读成"通道业务或将在明年逐步萎缩"的信号。
信用供应受到系统性的压制,银行将资产和负债从表内转向表外的冲动就会持续。一些市场人士已经提出影子银行对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破坏能力,一些银信合作中"借新还旧"方式屡遭诟病。
可以预见的是,在此链条中凡是漠视风险,追求短期利益化总将被淘汰,任何一个在业务链条上的机构都不可能将责任真正撇清。
平心而论,通道业务作为一项券商创新后突飞猛进的业务,并非一无是处。如果说此前证券行业是极度风险厌恶型的行业,那么金融创新就是让行业补上风险这一课。因有风险而胆怯不前,或者对风险视而不见,这都不是证券行业创新的初衷。券商资管通道业务的急速发展,实际上也是历练其对风险的判断和分析能力。
风险点既可能是人员认识不足,也可能是短期利益蒙住了警视风险的眼睛,更可能是风险制度的缺失。因此,券商通道业务团队中的主角或许不应只是项目承揽和操作人员,还应该包括具有一定风险判断和分析能力的风控人员。
一位先期布局通道业务的券商资管负责人私下坦承,如果将通道业务比喻成赌博,那么越到后面,赌博的代价越大。市场最终期望的是,券商收获的并非规模,而是风控的竞争力。
热点推荐: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