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正点财经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财经新闻 主力数据 财经视频 研究报告 证券软件 内参传闻股市学院
你的位置: 正点财经 > 财经新闻 > 股市要闻 > 正文

阳光私募频出事 监管还需更给力

2012年07月12日 00:56 中国经济时报

  目前,紫石投资董事长张超涉嫌的西藏发展(000752)内幕交易案持续发酵,多只阳光私募基金被牵出。从今年三月份,姜广策与从容投资“分手闹剧”扯出的代客理财行为,到知名基金经理李旭利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被审查,再到紫石投资的张超“出逃”美国,数月不归,人们不禁要问,阳光私募基金到底怎么了?

  阳光私募事故频出

  阳光私募基金是借助信托公司“开放式”发行,经过监管机构备案,资金实现第三方银行托管,有定期业绩报告,投资于股票市场的基金。目前,阳光私募基金管理资产总规模高达1600亿元。因此,与一般私募基金相比,阳光私募基金安全性应该更高,管理应该更加规范化、透明化。但近半年来,频频暴露的多起阳光私募基金案件却伤透了投资者的心。

  2011年12月23日,证监会通报了首例涉及阳光私募基金的“抢帽子”市场操纵案。陈杰与国贸盛乾合谋通过“抢帽子”操作手法非法获利2488余万元,涉嫌内幕交易,震惊业内。

  今年3月26日,原从容投资合伙人、基金经理姜广策发布微博宣布与从容投资“分手”。同月30日,从容投资董事长吕俊公开指出姜广策存在代客理财行为,甚至涉嫌“老鼠仓”,令舆论哗然。

  今年6月份,李旭利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几经波折,悬而未判。7月份,紫石投资董事长张超涉嫌的西藏发展内幕交易案紧接着又牵涉出多家阳光私募基金,泽熙投资、新价值投资等均传出被调查的消息。

  不仅问题频出,阳光私募基金今年上半年业绩也表现欠佳。

  根据私募排排网的统计,2012年上半年,917只阳光私募基金产品只有528只实现盈利,仅占57.58%,平均收益率为2.48%。更为严重的是,有48只阳光私募基金产品提前清盘,创下历史新高。

  诸多业界人士惊呼,阳光私募基金事故频发,似乎离“阳光”还很远。

  “阳光私募基金的问题并不是现在的问题,之前就存在,只是当时缺乏有效的监管。”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赛春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过去阳光私募基金并没有纳入监管体系,今年以来,阳光私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均被纳入到常规的监管体系。此外,证监会也加大了对基金公司内幕交易的打击力度,致使阳光私募基金案件集中爆发。

  监管层还需给力

  随着违规违法案件不断发生,如何更好地监管阳光私募基金也逐渐成为监管层关注的重点。

  今年6月份,基金业协会成立。7月份,基金法?穴修订草案?雪公开征求意见,首次把私募基金置于法律层面的监管视线之内。

  海通证券(600837)报告称,基金法草案明确将非公开募集基金纳入基金法管辖范畴,标志着阳光私募基金产品正式获得法律地位,有利于改变原先监管缺位的窘境,使行业运作更规范。

  日前,证监会稽核部门在全国相关领域招募200余名科级以上干部,分成若干稽查小组,进驻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重要区域,通查内幕交易行为,掀起中国证券史上规模最大的监管风暴。

  “监管是必须要加强的,但重点应该是加强对违法行为的监管。”江赛春认为,内幕交易、操纵股价等行为放在任何机构都必须要严格打击,不管是不是阳光私募基金领域。但关键应该是加强对违法行为的监管,而不是在市场准入、行政审批上加以更多的限制。

  一位从事基金业多年的业内人士还告诉本报记者,监管层应该对私募基金投资范围的信息披露进行规范。

  此外,本报记者咨询的多位业内人士都表示,目前,私募基金公司人员较少,公司管理结构简单,不少私募基金的创始人既是公司的董事长,又是公司唯一的基金经理,同时还可能是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权力过分集中,也会导致对基金经理投资决策监管缺失。

热点推荐:
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正点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