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为纲 现代化经济体系谋篇布局
2018-02-05 00:00:00 中国证券报
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明确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个体系、一个体制,以及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五个方面重点。
专家认为,当前中国经济稳中向好,为布局现代化经济体系营造了良好环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着力点应放在实体经济上,资源要素、政策措施应向实体经济聚力发力。
筑牢实体经济根基
实体经济无疑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此次中央把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放在五方面重点工作首位,并提出,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倾斜。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实体经济是我国作为经济大国的根基所在。我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需要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做优。释放经济转型升级的巨大潜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最终的成果需要体现在实体经济的发展上。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需要以实体经济为依托。当前,在"三去一降一补"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围绕创造实体经济良好体制环境破题发力。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尽管当前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经济整体发展质量不高;二是资金投入实体经济不积极,"脱实向虚"情况仍然存在;三是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及人力资源协同发展还未真正形成;四是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短板,如产能过剩、债务率过高、企业生产成本过高等。这些问题首先需要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解决。近几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但与新时代的要求相比还不够,未来需进一步深化推进。此外,需加快一些市场化改革,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资本投身到创业、创新和实体经济中。
强化创新驱动战略
"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创新是最核心的。"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可以为实体经济发展培育新增长点。"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相关科技领域产品的创新发展及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和其它共享经济平台等新服务模式日益成为经济新增长点。虽然目前这些新增长点的体量还比较小,但从长远看,有望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牛犁说,政府要加强基础性创新,这个战略要落实,才能建设创新型国家。此外,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全面开放。我国在普通商品、制造业领域已经开放,但在服务领域开放力度还不够,在文化、体育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应加快建立自贸港、自贸区,积极推动服务领域形成全新开放格局。
此次中央明确,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德勇表示,强调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标志着创新驱动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新时代中国发展历程中将发挥越来越显着的战略支撑作用。当前经济正处在关键时期,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都必须紧紧依靠创新驱动来实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具有现实意义。
加快建设现代金融体系
产业体系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头戏。要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把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并提,并要求它们协调发展,形成产业体系,显然指明了我国未来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和政策逻辑。尤其是现代金融概念的提出,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前后映照、互通声气。
李扬认为,现代金融体系应当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基本导向。在具体的金融实践中,如果做到一切金融活动、金融创新、金融发展,都以实体经济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保证服务实体经济的承诺落到实处。
"金融创新要服务现代经济体系建设。"他说,金融创新不能偏离实体经济的需要,尤其要防止庞氏骗局;要完善中长期融资制度,满足公益性产业和基础设施融资;建立普惠金融体系,支持小微企业、"三农"和扶贫事业,要开发更多满足群众的医疗、养老等方面需求的金融产品;适应创新型产业和中小微企业特点,开发适应性强的金融产品支持"双创";针对储蓄率高、投资渠道狭窄的问题,丰富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针对企业负债率高、资金来源单一和地方政府融资渠道不畅的情况,开展金融创新。
李扬表示,如果按照现代经济体系和现代金融的标准来衡量,中国金融业显然面临新挑战。一是外延式扩张模式已至末路。经济增速趋缓、产能过剩使得金融业面临"缩水"的长期风险,质量优先、效率至上、内涵式发展成为发展新模式。二是发展环境将彻底改变。随着经济新常态长期持续,金融业制度性利差的优势一去不复返,今后要突出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创造价值。三是实体经济存在严重的供需结构性失衡,金融业自身也有结构性失衡,实体经济与金融运行之间循环不畅。
专家认为,当前中国经济稳中向好,为布局现代化经济体系营造了良好环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着力点应放在实体经济上,资源要素、政策措施应向实体经济聚力发力。
筑牢实体经济根基
实体经济无疑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此次中央把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放在五方面重点工作首位,并提出,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倾斜。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实体经济是我国作为经济大国的根基所在。我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需要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做优。释放经济转型升级的巨大潜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最终的成果需要体现在实体经济的发展上。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需要以实体经济为依托。当前,在"三去一降一补"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围绕创造实体经济良好体制环境破题发力。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尽管当前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经济整体发展质量不高;二是资金投入实体经济不积极,"脱实向虚"情况仍然存在;三是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及人力资源协同发展还未真正形成;四是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短板,如产能过剩、债务率过高、企业生产成本过高等。这些问题首先需要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解决。近几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但与新时代的要求相比还不够,未来需进一步深化推进。此外,需加快一些市场化改革,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资本投身到创业、创新和实体经济中。
强化创新驱动战略
"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创新是最核心的。"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可以为实体经济发展培育新增长点。"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相关科技领域产品的创新发展及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和其它共享经济平台等新服务模式日益成为经济新增长点。虽然目前这些新增长点的体量还比较小,但从长远看,有望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牛犁说,政府要加强基础性创新,这个战略要落实,才能建设创新型国家。此外,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全面开放。我国在普通商品、制造业领域已经开放,但在服务领域开放力度还不够,在文化、体育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应加快建立自贸港、自贸区,积极推动服务领域形成全新开放格局。
此次中央明确,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德勇表示,强调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标志着创新驱动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新时代中国发展历程中将发挥越来越显着的战略支撑作用。当前经济正处在关键时期,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都必须紧紧依靠创新驱动来实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具有现实意义。
加快建设现代金融体系
产业体系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头戏。要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把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并提,并要求它们协调发展,形成产业体系,显然指明了我国未来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和政策逻辑。尤其是现代金融概念的提出,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前后映照、互通声气。
李扬认为,现代金融体系应当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基本导向。在具体的金融实践中,如果做到一切金融活动、金融创新、金融发展,都以实体经济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保证服务实体经济的承诺落到实处。
"金融创新要服务现代经济体系建设。"他说,金融创新不能偏离实体经济的需要,尤其要防止庞氏骗局;要完善中长期融资制度,满足公益性产业和基础设施融资;建立普惠金融体系,支持小微企业、"三农"和扶贫事业,要开发更多满足群众的医疗、养老等方面需求的金融产品;适应创新型产业和中小微企业特点,开发适应性强的金融产品支持"双创";针对储蓄率高、投资渠道狭窄的问题,丰富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针对企业负债率高、资金来源单一和地方政府融资渠道不畅的情况,开展金融创新。
李扬表示,如果按照现代经济体系和现代金融的标准来衡量,中国金融业显然面临新挑战。一是外延式扩张模式已至末路。经济增速趋缓、产能过剩使得金融业面临"缩水"的长期风险,质量优先、效率至上、内涵式发展成为发展新模式。二是发展环境将彻底改变。随着经济新常态长期持续,金融业制度性利差的优势一去不复返,今后要突出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创造价值。三是实体经济存在严重的供需结构性失衡,金融业自身也有结构性失衡,实体经济与金融运行之间循环不畅。
热点推荐: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