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业板的土壤肥沃起来滋养出伟大的新经济企业
2018-02-13 00:00:00 证券时报
市场期待已久的创业板改革真的要来了。
深交所日前首次正式对外发布战略规划纲要,明确未来3年将大力推进创业板改革,针对创新创业型高新技术企业的盈利和股权特点,推动完善IPO(新股首发)发行上市条件,扩大创业板包容性;聚焦标杆重点,强化对“独角兽”(估值10亿美元以上的创业企业)等新兴行业企业服务,着力吸引一批优质企业进入深交所,打造“中国新经济的主场”。
通观整份规划纲要可以看出,创业板的改革已经如箭在弦,而“包容性”三个字也清晰地阐述了创业板的重点改革方向。
近年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国内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层出不穷,对创业板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在这一过程中,作为肩负培育新兴产业历史使命的创业板,对创业创新企业的包容性和覆盖面不足等问题逐步显现。因此,如何构建适合创新型成长型企业成长特点,契合创新经济发展需求的市场制度,已经成为创业板改革亟需破解的难题。
对于扩大包容性和覆盖面,记者认为,创业板应该坚持开放性与包容性相统一的原则,真正体现创业板应有的创新与包容的市场精神。对此,市场各方早已多次呼吁并建言,中国创业板IPO标准应该吸纳纳斯达克等国外成熟市场的成功经验,降低资产规模及净利润指标要求,将营业收入扩张的可持续性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等。
值得注意的是,扩大创业板的包容性不应仅仅是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
众所周知,创新意味着高风险,更是意味着高失败率与高死亡率,那么“失败与死亡”的企业就应该及时被“排出”。
以纳斯达克市场为例,2011年以来,累计退市公司数量达829家,而同期上市的公司数量为1238家,退市与上市的数量同样巨大。
因此,不断吐故纳新才能保证一个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持新陈代谢才能使市场长期保持活力,对创业板而言更是如此。
相比之下,已成立逾8周年的创业板扩容仍比较缓慢,其中还遭遇两次“暂停”IPO的影响;而在退市方面,创业板退市公司更是屈指可数,自成立以来仅欣泰电气和大华农(吸收合并)退了市。
所幸,监管层对此已经有所察觉。在深交所发布的规划纲要中,就提到“在退市机制常态化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在监管技术和智能化方面实现新作为,在重大风险防控方面达到新水平”。
通过不断改革与创新,变得更开放、更包容,更有生命力和吸引力,这是市场各方对国内资本市场的期望,尤其是对以服务创业型企业为使命的创业板的期盼。
要将创业板打造成“中国新经济的主场”,必须先让创业板的土壤肥沃起来,这样才能滋养出伟大的“新经济”企业。
深交所日前首次正式对外发布战略规划纲要,明确未来3年将大力推进创业板改革,针对创新创业型高新技术企业的盈利和股权特点,推动完善IPO(新股首发)发行上市条件,扩大创业板包容性;聚焦标杆重点,强化对“独角兽”(估值10亿美元以上的创业企业)等新兴行业企业服务,着力吸引一批优质企业进入深交所,打造“中国新经济的主场”。
通观整份规划纲要可以看出,创业板的改革已经如箭在弦,而“包容性”三个字也清晰地阐述了创业板的重点改革方向。
近年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国内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层出不穷,对创业板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在这一过程中,作为肩负培育新兴产业历史使命的创业板,对创业创新企业的包容性和覆盖面不足等问题逐步显现。因此,如何构建适合创新型成长型企业成长特点,契合创新经济发展需求的市场制度,已经成为创业板改革亟需破解的难题。
对于扩大包容性和覆盖面,记者认为,创业板应该坚持开放性与包容性相统一的原则,真正体现创业板应有的创新与包容的市场精神。对此,市场各方早已多次呼吁并建言,中国创业板IPO标准应该吸纳纳斯达克等国外成熟市场的成功经验,降低资产规模及净利润指标要求,将营业收入扩张的可持续性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等。
值得注意的是,扩大创业板的包容性不应仅仅是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
众所周知,创新意味着高风险,更是意味着高失败率与高死亡率,那么“失败与死亡”的企业就应该及时被“排出”。
以纳斯达克市场为例,2011年以来,累计退市公司数量达829家,而同期上市的公司数量为1238家,退市与上市的数量同样巨大。
因此,不断吐故纳新才能保证一个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持新陈代谢才能使市场长期保持活力,对创业板而言更是如此。
相比之下,已成立逾8周年的创业板扩容仍比较缓慢,其中还遭遇两次“暂停”IPO的影响;而在退市方面,创业板退市公司更是屈指可数,自成立以来仅欣泰电气和大华农(吸收合并)退了市。
所幸,监管层对此已经有所察觉。在深交所发布的规划纲要中,就提到“在退市机制常态化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在监管技术和智能化方面实现新作为,在重大风险防控方面达到新水平”。
通过不断改革与创新,变得更开放、更包容,更有生命力和吸引力,这是市场各方对国内资本市场的期望,尤其是对以服务创业型企业为使命的创业板的期盼。
要将创业板打造成“中国新经济的主场”,必须先让创业板的土壤肥沃起来,这样才能滋养出伟大的“新经济”企业。
热点推荐: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