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权上限放开 外资盼加码中国市场
2017-11-21 00:00:00 时代周报
[摘要] 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十九大中央金融系统代表团开放日问答环节上也表示:“银监会将继续加大对外开放,在设立形式、股东资质、持股比例、业务范围等方面给予外资银行更大空间。”
外资持股中资银行的比例将放开。
11月10日,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透露,将取消对中资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单一持股不超过20%,合计持股不超过25%的持股比例限制,实施内外一致的银行业股权投资比例规则。“从现在开始实施对中外资一视同仁的政策。”朱光耀称。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从原则上来说,外资将与内资一样,有机会控股国内银行。预计后续监管部门将就外资控股国内银行,进一步出台政策细则,明确具体要求。
外资在这一政策的驱动下,会否积极回归?“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将有助于在华外资金融机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做好多方面的安排及战略准备,包括未来可能与潜在中资机构达成合作、获得牌照许可及国民待遇等。”11月15日,花旗银行回复时代周报记者称。
11月14日,华侨银行集团财务总监陈首平告诉时代周记者,对这一政策的发展感到十分期待,并将在其细则公布后对可行性进行评估。
一家外资行广州分行行长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持股比例放开后,与中资行合作的深浅程度,因行而异。但对于很多外资行来说,内地市场是一个机会,之前因为很多原因的限制,没有好好挖掘,这次放开持股比例上限之后,希望能有更深度的合作。
政策开闸
事实上,我国对外资进入银行始终持开放态度。2004年汇丰银行以144.61亿元人民币入股交通银行,获得交通银行19.9%的股份。此后,一批外资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开始入股中资银行,如瑞银集团入股中国银行、花旗银行持股广发银行、恒生银行持股兴业银行等。
2007年末,外资行总资产突破万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比重为2.38%。
不过此后,这一占比开始逐步下滑。
截至2016年底,有14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在内地设立分支机构,数量已经达到了1031家,其中独资银行37家,外资银行的分行与支行145家,总资产达到2.93万亿元,占国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比例为1.29%,低于经合组织(OECD)国家平均10%左右的水平。
数据凸显的现象是,外资银行一方面在出售所持银行股权,另一方面是关闭在华网点。2008年瑞银、苏格兰皇家银行先后减持中国银行H股,分别套现8亿美元、24亿美元;2009年美国银行开始减持建设银行H股,6月高盛减持工商银行H股;2012年花旗集团将持有的浦发银行股票全部售出。
而2015年后,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广发银行股份也先后被外资减持。减持案例逐步增多,以至于每次外资股东退出都会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此外,包括德意志银行、花旗银行均关闭了部分在华网点。
“大部分减持的行都是自身有经营问题,与当前银行业环境有一定的关系,但肯定不是主因。”上述外资行广州分行行长告诉时代周报记者。2009年,中国经济换挡,银行业增速开始放缓,不良率资产持续爆发。
时代周报记者此前采访的多个银行业人士均认为,近年来外资行减持中资银行股份,大部分是出于财务压力或者战略调整的原因,与中资银行的本身问题关系不大,并且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减持,因此对中资银行的影响很小。
此外,由于经营思路、风控理念等方面的显著差异,20%的持股上限也限制了外资行股东提高话语权的可能。“20%的持股上限,也意味着很多外资机构只能充当财务投资者的角色,难以深度介入经营,股票减持就是买卖。”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所有的外国银行在本地的经营都渗不下去。这不仅仅是在中国,在国外也是一样的,中国银行业在海外也有上百年了,但是与当地银行匹敌的话还是有困难,尤其在零售客户方面”。
在浙商银行行长刘晓春看来,十多年来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不尽如人意,关键的原因是:因为资本金的约束,在体量上根本无法与中国的银行相抗衡,也因此根本无法深度进入中国庞大的本地市场;中国客户的风险逻辑与外资银行的风险管理逻辑的错位,使外资银行在开拓业务中一方面裹足不前,一方面还是难以把控风险;监管政策和方式难以适应。
外资涌动
中国进一步开放金融业的态度,能否让外资行加码投入?
花旗银行回复时代周报记者称,花旗欢迎政府机构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的各项举措。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将有助于在华外资金融机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做好多方面的安排及战略准备,包括未来可能与潜在中资机构达成合作、获得牌照许可及国民待遇等。
11月16日,渣打银行回复时代周报记者称,渣打欢迎中国逐步放宽外国投资者持股比例限制等金融开放举措,近期出台的在金融市场方面对外资银行更为开放的政策,对包括渣打在内的外资银行是巨大的鼓舞。
“渣打会根据中国市场的具体情况来实施中国发展策略,并将积极利用这些政策红利,把握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发挥我们的跨境和全球网络优势。”
“中国对金融服务业持续开放的方向是积极的。全球性及区域性的金融机构拥有为不同市场提供产品及服务的专业知识,这些金融机构可以在中国金融服务市场持续开放的过程中帮助其中国的合作方,与此同时,向中国的企业和个人提供别具特色的服务及产品。”陈首平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汇丰亚太区行政总裁王冬胜表示:“对国家放宽金融服务业的外资投资比例限制,汇丰表示欢迎。更多的外资参与将有助于推动内地金融?场的国际化,并进一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此前,央行国际司司长朱隽在近期的《2017?径山报告》研讨会上透露:“外资金融机构认为中国市场十分重要,并表示他们必须进入并占有部分中国市场份额,他们迫切希望中国能对银证保三个行业实行全股比、全牌照的放开。”
“现在开放股权上限之后,对外资行来说是自己业务布局的一个机会,是否还要中国这块市场,这就不是一只股票的事情,如果这块市场很重要,三五年不赚钱也要投资,赔钱也要投资。”鲁政委说,外资行想要中国市场,就只有两种选择,重新设立一个机构,重新审批一遍;第二个就是买一个现有的牌照,提高持有比例,最后控股这个机构,显然第二种更容易一些。
监管层对此也做好了准备。不久前包括央行、银监会等部门都在密集调研,就金融开放征求意见。银监会也回复外界称,正在积极推进银行业对外开放相关工作,研究制定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方案,以改善银行业投资和市场环境,促进外资积极参与金融业市场竞争与发展,提升银行业国际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银监会7月份发布的《关于修改<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的决定》中,也提及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可以发起或者战略入股中资银行。
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十九大中央金融系统代表团开放日问答环节上也表示:“银监会将继续加大对外开放,在设立形式、股东资质、持股比例、业务范围等方面给予外资银行更大空间。”
除了持股比例外,外资行在华的业务范围也有望松绑。今年3月,银监会发布《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外资银行开展部分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就外资银行开展国债承销、托管、财务顾问咨询服务等业务资格进行了进一步明确,并首次明确允许外资银行与境外母行或联行开展跨境协作。
控股大型银行可能性低
即使持股比例放开后,外资行控股国有银行的可能性并不大。
“即使放开,也不太可能让外资行控股国有四大银行,这是中国金融业的核心,被外资控股的可能性基本为零。股份制银行和一些中小型银行初步试点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一家股份制银行广东分行高层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表示,银行业的规模体量较大,外资提高持股比例的资本金要求较高,境外机构大规模持股国内大型银行的可能性不大,但逐步提高对中小型银行的持股力度的可能性会相对更大一些。
据瑞银证券金融行业研究团队分析,专注于特定地区或者细分市场的中国小银行可能更受外国投资者青睐。
吴琦说,具体来看,外资控股国内银行,对于我国银行业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有利于推动我国提升银行业对外开放水平和服务质效,随着国外金融机构更深度参与我国金融市场,并投资甚至控股国内银行,将推动国内银行治理结构的优化、经营理念的转变和管理水平的提升,这是积极的一面。
二是相对负面的影响,如果监管不善,也会导致金融体系风险和调控难度加大、给国内银行业造成冲击等不利影响,比如可能会对窗口性政策工具作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等形成制约。
“外资行会根据自己的优势适当介入,金融市场上,中国在零售市场上几乎已经覆盖了全部市场,也就不惧怕外资企业进来。”曹远征说道。
外资进入,外界也不必惊呼“狼来了”。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司长朱隽近期撰文表示,从国际经验看,对大国而言,引入外国投资者对本国银行冲击有限。从银行业自身发展来看,外资银行的进入改善了本国银行业经营绩效,增强了经营的稳健性。
数据显示,从2001-2016年,德国、日本和巴西银行业资本充足率水平稳步提升,分别从4.3%、3.9%、8.9%升至6.0%、5.5%、9.3%。同时,外资银行并没有冲击国内银行的主导地位。2016年,德国、日本和巴西的外资银行资产占比分别为29.6%、3.8%和11.2%,国内银行仍然稳居主导地位。
“随着外资银行和股份的引入,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以及这些外资行在本国的母公司的问题会对我国银行造成一些冲击,增加金融体系的风险。由于它们的身份,使得监管机构可能无法实施有效监管,比如现在提的穿透监管和功能监管等,如果监管不善,就有可能会增加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因素。”吴琦认为。
外资持股中资银行的比例将放开。
11月10日,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透露,将取消对中资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单一持股不超过20%,合计持股不超过25%的持股比例限制,实施内外一致的银行业股权投资比例规则。“从现在开始实施对中外资一视同仁的政策。”朱光耀称。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从原则上来说,外资将与内资一样,有机会控股国内银行。预计后续监管部门将就外资控股国内银行,进一步出台政策细则,明确具体要求。
外资在这一政策的驱动下,会否积极回归?“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将有助于在华外资金融机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做好多方面的安排及战略准备,包括未来可能与潜在中资机构达成合作、获得牌照许可及国民待遇等。”11月15日,花旗银行回复时代周报记者称。
11月14日,华侨银行集团财务总监陈首平告诉时代周记者,对这一政策的发展感到十分期待,并将在其细则公布后对可行性进行评估。
一家外资行广州分行行长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持股比例放开后,与中资行合作的深浅程度,因行而异。但对于很多外资行来说,内地市场是一个机会,之前因为很多原因的限制,没有好好挖掘,这次放开持股比例上限之后,希望能有更深度的合作。
政策开闸
事实上,我国对外资进入银行始终持开放态度。2004年汇丰银行以144.61亿元人民币入股交通银行,获得交通银行19.9%的股份。此后,一批外资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开始入股中资银行,如瑞银集团入股中国银行、花旗银行持股广发银行、恒生银行持股兴业银行等。
2007年末,外资行总资产突破万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比重为2.38%。
不过此后,这一占比开始逐步下滑。
截至2016年底,有14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在内地设立分支机构,数量已经达到了1031家,其中独资银行37家,外资银行的分行与支行145家,总资产达到2.93万亿元,占国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比例为1.29%,低于经合组织(OECD)国家平均10%左右的水平。
数据凸显的现象是,外资银行一方面在出售所持银行股权,另一方面是关闭在华网点。2008年瑞银、苏格兰皇家银行先后减持中国银行H股,分别套现8亿美元、24亿美元;2009年美国银行开始减持建设银行H股,6月高盛减持工商银行H股;2012年花旗集团将持有的浦发银行股票全部售出。
而2015年后,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广发银行股份也先后被外资减持。减持案例逐步增多,以至于每次外资股东退出都会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此外,包括德意志银行、花旗银行均关闭了部分在华网点。
“大部分减持的行都是自身有经营问题,与当前银行业环境有一定的关系,但肯定不是主因。”上述外资行广州分行行长告诉时代周报记者。2009年,中国经济换挡,银行业增速开始放缓,不良率资产持续爆发。
时代周报记者此前采访的多个银行业人士均认为,近年来外资行减持中资银行股份,大部分是出于财务压力或者战略调整的原因,与中资银行的本身问题关系不大,并且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减持,因此对中资银行的影响很小。
此外,由于经营思路、风控理念等方面的显著差异,20%的持股上限也限制了外资行股东提高话语权的可能。“20%的持股上限,也意味着很多外资机构只能充当财务投资者的角色,难以深度介入经营,股票减持就是买卖。”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所有的外国银行在本地的经营都渗不下去。这不仅仅是在中国,在国外也是一样的,中国银行业在海外也有上百年了,但是与当地银行匹敌的话还是有困难,尤其在零售客户方面”。
在浙商银行行长刘晓春看来,十多年来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不尽如人意,关键的原因是:因为资本金的约束,在体量上根本无法与中国的银行相抗衡,也因此根本无法深度进入中国庞大的本地市场;中国客户的风险逻辑与外资银行的风险管理逻辑的错位,使外资银行在开拓业务中一方面裹足不前,一方面还是难以把控风险;监管政策和方式难以适应。
外资涌动
中国进一步开放金融业的态度,能否让外资行加码投入?
花旗银行回复时代周报记者称,花旗欢迎政府机构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的各项举措。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将有助于在华外资金融机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做好多方面的安排及战略准备,包括未来可能与潜在中资机构达成合作、获得牌照许可及国民待遇等。
11月16日,渣打银行回复时代周报记者称,渣打欢迎中国逐步放宽外国投资者持股比例限制等金融开放举措,近期出台的在金融市场方面对外资银行更为开放的政策,对包括渣打在内的外资银行是巨大的鼓舞。
“渣打会根据中国市场的具体情况来实施中国发展策略,并将积极利用这些政策红利,把握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发挥我们的跨境和全球网络优势。”
“中国对金融服务业持续开放的方向是积极的。全球性及区域性的金融机构拥有为不同市场提供产品及服务的专业知识,这些金融机构可以在中国金融服务市场持续开放的过程中帮助其中国的合作方,与此同时,向中国的企业和个人提供别具特色的服务及产品。”陈首平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汇丰亚太区行政总裁王冬胜表示:“对国家放宽金融服务业的外资投资比例限制,汇丰表示欢迎。更多的外资参与将有助于推动内地金融?场的国际化,并进一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此前,央行国际司司长朱隽在近期的《2017?径山报告》研讨会上透露:“外资金融机构认为中国市场十分重要,并表示他们必须进入并占有部分中国市场份额,他们迫切希望中国能对银证保三个行业实行全股比、全牌照的放开。”
“现在开放股权上限之后,对外资行来说是自己业务布局的一个机会,是否还要中国这块市场,这就不是一只股票的事情,如果这块市场很重要,三五年不赚钱也要投资,赔钱也要投资。”鲁政委说,外资行想要中国市场,就只有两种选择,重新设立一个机构,重新审批一遍;第二个就是买一个现有的牌照,提高持有比例,最后控股这个机构,显然第二种更容易一些。
监管层对此也做好了准备。不久前包括央行、银监会等部门都在密集调研,就金融开放征求意见。银监会也回复外界称,正在积极推进银行业对外开放相关工作,研究制定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方案,以改善银行业投资和市场环境,促进外资积极参与金融业市场竞争与发展,提升银行业国际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银监会7月份发布的《关于修改<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的决定》中,也提及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可以发起或者战略入股中资银行。
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十九大中央金融系统代表团开放日问答环节上也表示:“银监会将继续加大对外开放,在设立形式、股东资质、持股比例、业务范围等方面给予外资银行更大空间。”
除了持股比例外,外资行在华的业务范围也有望松绑。今年3月,银监会发布《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外资银行开展部分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就外资银行开展国债承销、托管、财务顾问咨询服务等业务资格进行了进一步明确,并首次明确允许外资银行与境外母行或联行开展跨境协作。
控股大型银行可能性低
即使持股比例放开后,外资行控股国有银行的可能性并不大。
“即使放开,也不太可能让外资行控股国有四大银行,这是中国金融业的核心,被外资控股的可能性基本为零。股份制银行和一些中小型银行初步试点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一家股份制银行广东分行高层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表示,银行业的规模体量较大,外资提高持股比例的资本金要求较高,境外机构大规模持股国内大型银行的可能性不大,但逐步提高对中小型银行的持股力度的可能性会相对更大一些。
据瑞银证券金融行业研究团队分析,专注于特定地区或者细分市场的中国小银行可能更受外国投资者青睐。
吴琦说,具体来看,外资控股国内银行,对于我国银行业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有利于推动我国提升银行业对外开放水平和服务质效,随着国外金融机构更深度参与我国金融市场,并投资甚至控股国内银行,将推动国内银行治理结构的优化、经营理念的转变和管理水平的提升,这是积极的一面。
二是相对负面的影响,如果监管不善,也会导致金融体系风险和调控难度加大、给国内银行业造成冲击等不利影响,比如可能会对窗口性政策工具作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等形成制约。
“外资行会根据自己的优势适当介入,金融市场上,中国在零售市场上几乎已经覆盖了全部市场,也就不惧怕外资企业进来。”曹远征说道。
外资进入,外界也不必惊呼“狼来了”。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司长朱隽近期撰文表示,从国际经验看,对大国而言,引入外国投资者对本国银行冲击有限。从银行业自身发展来看,外资银行的进入改善了本国银行业经营绩效,增强了经营的稳健性。
数据显示,从2001-2016年,德国、日本和巴西银行业资本充足率水平稳步提升,分别从4.3%、3.9%、8.9%升至6.0%、5.5%、9.3%。同时,外资银行并没有冲击国内银行的主导地位。2016年,德国、日本和巴西的外资银行资产占比分别为29.6%、3.8%和11.2%,国内银行仍然稳居主导地位。
“随着外资银行和股份的引入,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以及这些外资行在本国的母公司的问题会对我国银行造成一些冲击,增加金融体系的风险。由于它们的身份,使得监管机构可能无法实施有效监管,比如现在提的穿透监管和功能监管等,如果监管不善,就有可能会增加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因素。”吴琦认为。
热点推荐: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