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顿了现金贷 会不会让直销银行咸鱼翻身?
2017-12-05 00:00:00 每日金融
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某条政策出台,让一个行业承压的同时,也会让另一个行业大大受益。12月1日下发的《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就可能产生这样的效应。
每日金融发现,《通知》对现金贷业务全面规范。在第三条中,《通知》要求,加大力度,进一步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参与现金贷业务。这里提到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包括银行、信托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
《通知》第三条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为无放贷业务资质的机构提供资金发放贷款,不得与无放贷业务资质的机构共同出资发放贷款。另外,银行不得将授信审查、风险控制等核心业务外包,不得为无担保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提供增信、兜底承诺等服务。
分析认为,《通知》第三条会让没有资质的助贷机构失去资金来源,传统的风险兜底模式将难以为继,绝大多数助贷机构只好被迫退出网贷市场。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从这里展开,看看《通知》第三条的落地,是否会提振国内直销银行的发展,也欢迎大家到每日金融后台留言,共同探讨。
2013年9月,北京银行宣布筹备直销银行,被认为是国内直销银行业务的开始。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底,全国共有112家银行获得直销银行牌照,另外还有20家银行正在申请牌照的路上。
由于起步晚,少于和大众打交道,直销银行的存在感一直不强。直到上个月,百度和中信银行合作成立的国内首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百信银行正式开业,直销银行才在互金行业里又刷了一点存在感。
经过几年的市场教育,大部分客户对直销银行的认识如下:通过线上为客户提供金融产品与服务,没有营业网点,也不发放实体银行卡。其实,客户能够信任直销银行,主要还是对其主体银行刚性兑付能力的认可。
虽然直销银行的数量已经不少,但有研究机构指出,相对一些大型综合性P2P平台,直销银行的竞争力不强;再加上缺乏互联网思维,目前直销银行的业务模式未能脱离传统银行业务的范围。所以看似发展热火朝天的直销银行,其整体发展却一直不温不火。
另据网贷天眼的统计显示,目前直销银行的股东构成主要是城商行(66家)、农商行(30家)和股份制银行(15家)。其中,城商行和农商行的数量相加,在直销银行总量中的占比超过80%。城商行、农商行自身业务的疲软,也没能起到带动直销银行挖掘增量市场的作用。
以北京银行为例,2016年财报显示,北京银行直销银行去年的储蓄余额为11.5亿元。尽管其增长率较2015年超过100%,不过与北京银行2016年的存款余额(1.15万亿元)相比,直销银行的贡献不值一提。一些股份制银行在年报中则干脆不披露直销银行的业务数据。
“直销银行主推的产品,多为存款、保险、基金、信用卡”,有接触过直销银行的读者告诉每日金融,这类业务以稳健型为主,缺乏创新,最多算传统银行销售渠道的延续。
综上所述,主体银行业务疲软、银行产品单一,都是传统银行旗下直销银行业务不温不火的重要原因。然而,就在传统银行玩不转直销银行的时候,几家纯互联网背景的直销银行却把业务做得有声有色。
2016年,微众银行宣布实现净利润4.01亿元。作为国内首家纯互联网银行,腾讯旗下的微众银行成了直销银行的运营典范。也在去年,阿里巴巴旗下的网商银行宣布实现净利润3.16亿元。
有人认为,这两家直销银行的成绩,不具备普遍性,他们的运营数据如此亮瞎,和其背后的主体公司有很大的关系。
现实就是这样!
上个月开业的百信银行就表示,将基于百度的流量优势、线上获客能力和用户画像能力,再依托大数据来匹配用户。另外,平安银行与去哪儿网的合作、新网银行与陆金所共推好人贷,都是看中其获客能力。
由此可见,联手互联网巨头,寻找业务模式创新,将成为未来直销银行的运营方向。事实上,传统银行的直销银行也有过这方面的尝试。
今年4月,廊坊银行直销银行将业务外包给一家名为中融金的P2P平台。该银行还引入了新手标概念,在限额、期限与利率上,分别设置为1000元起投、30天投资期限、预计年化收益8.02%,一时大受欢迎。
随后有媒体深挖发现,中融金是A股上市公司奥马电器旗下的互金平台。奥马电器董事长还曾公开表示,中融金已经与数十家中小银行签署了合作协议,其中就包括廊坊银行。不过,廊坊银行很快就中止了这种合作方式,并申明这是直销银行业务模式创新,与主体银行无关。
现在,《通知》让助贷模式难以为继,也可能将大部分助贷机构赶出网贷市场。这对有牌照、有客户、有场景的直销银行来说,会不会是一次咸鱼翻身的机会?而像廊坊银行直销银行这种玩法超前、被迫下架的运营模式,会不会再度迎来新的生机?
或许,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每日金融发现,《通知》对现金贷业务全面规范。在第三条中,《通知》要求,加大力度,进一步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参与现金贷业务。这里提到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包括银行、信托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
《通知》第三条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为无放贷业务资质的机构提供资金发放贷款,不得与无放贷业务资质的机构共同出资发放贷款。另外,银行不得将授信审查、风险控制等核心业务外包,不得为无担保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提供增信、兜底承诺等服务。
分析认为,《通知》第三条会让没有资质的助贷机构失去资金来源,传统的风险兜底模式将难以为继,绝大多数助贷机构只好被迫退出网贷市场。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从这里展开,看看《通知》第三条的落地,是否会提振国内直销银行的发展,也欢迎大家到每日金融后台留言,共同探讨。
2013年9月,北京银行宣布筹备直销银行,被认为是国内直销银行业务的开始。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底,全国共有112家银行获得直销银行牌照,另外还有20家银行正在申请牌照的路上。
由于起步晚,少于和大众打交道,直销银行的存在感一直不强。直到上个月,百度和中信银行合作成立的国内首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百信银行正式开业,直销银行才在互金行业里又刷了一点存在感。
经过几年的市场教育,大部分客户对直销银行的认识如下:通过线上为客户提供金融产品与服务,没有营业网点,也不发放实体银行卡。其实,客户能够信任直销银行,主要还是对其主体银行刚性兑付能力的认可。
虽然直销银行的数量已经不少,但有研究机构指出,相对一些大型综合性P2P平台,直销银行的竞争力不强;再加上缺乏互联网思维,目前直销银行的业务模式未能脱离传统银行业务的范围。所以看似发展热火朝天的直销银行,其整体发展却一直不温不火。
另据网贷天眼的统计显示,目前直销银行的股东构成主要是城商行(66家)、农商行(30家)和股份制银行(15家)。其中,城商行和农商行的数量相加,在直销银行总量中的占比超过80%。城商行、农商行自身业务的疲软,也没能起到带动直销银行挖掘增量市场的作用。
以北京银行为例,2016年财报显示,北京银行直销银行去年的储蓄余额为11.5亿元。尽管其增长率较2015年超过100%,不过与北京银行2016年的存款余额(1.15万亿元)相比,直销银行的贡献不值一提。一些股份制银行在年报中则干脆不披露直销银行的业务数据。
“直销银行主推的产品,多为存款、保险、基金、信用卡”,有接触过直销银行的读者告诉每日金融,这类业务以稳健型为主,缺乏创新,最多算传统银行销售渠道的延续。
综上所述,主体银行业务疲软、银行产品单一,都是传统银行旗下直销银行业务不温不火的重要原因。然而,就在传统银行玩不转直销银行的时候,几家纯互联网背景的直销银行却把业务做得有声有色。
2016年,微众银行宣布实现净利润4.01亿元。作为国内首家纯互联网银行,腾讯旗下的微众银行成了直销银行的运营典范。也在去年,阿里巴巴旗下的网商银行宣布实现净利润3.16亿元。
有人认为,这两家直销银行的成绩,不具备普遍性,他们的运营数据如此亮瞎,和其背后的主体公司有很大的关系。
现实就是这样!
上个月开业的百信银行就表示,将基于百度的流量优势、线上获客能力和用户画像能力,再依托大数据来匹配用户。另外,平安银行与去哪儿网的合作、新网银行与陆金所共推好人贷,都是看中其获客能力。
由此可见,联手互联网巨头,寻找业务模式创新,将成为未来直销银行的运营方向。事实上,传统银行的直销银行也有过这方面的尝试。
今年4月,廊坊银行直销银行将业务外包给一家名为中融金的P2P平台。该银行还引入了新手标概念,在限额、期限与利率上,分别设置为1000元起投、30天投资期限、预计年化收益8.02%,一时大受欢迎。
随后有媒体深挖发现,中融金是A股上市公司奥马电器旗下的互金平台。奥马电器董事长还曾公开表示,中融金已经与数十家中小银行签署了合作协议,其中就包括廊坊银行。不过,廊坊银行很快就中止了这种合作方式,并申明这是直销银行业务模式创新,与主体银行无关。
现在,《通知》让助贷模式难以为继,也可能将大部分助贷机构赶出网贷市场。这对有牌照、有客户、有场景的直销银行来说,会不会是一次咸鱼翻身的机会?而像廊坊银行直销银行这种玩法超前、被迫下架的运营模式,会不会再度迎来新的生机?
或许,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热点推荐: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