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溢价拍出11项科技成果 东莞这样卖科研
2017-12-12 00:00:00 时代周报
[摘要] 截至目前,合作周已连续举办14届,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关系,促进各类科学技术和人才项目合作2000多项,有力推动了东莞和广东科技成果产业化。
“我们参加了3届,明显感受到参展企业提供的产品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了。”东莞理工学院科研处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12月8日,2017中国(东莞)国际科技合作周、科研机构创新成果交易会(下称“合作周”“科创会”)拉开序幕,吸引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科研机构、企业代表约1600人参与。
科研成果产业化程度高是广东省的一大特色。东莞在2004年开始举办合作周的目的很明确,即为搭建国内外的先进企业、科研院校、科研团队的交流平台,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2013年,合作周升格为国家级,由国家科技部和广东省政府共同主办,此后规模不断扩大、国际特色更加明显。
截至目前,合作周已连续举办14届,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关系,促进各类科学技术和人才项目合作2000多项,有力推动了东莞和广东科技成果产业化。
广东省副省长黄宁生在会上致辞时表示,广东省将以本届国际科技合作周为契机,大力吸引国内外创新人才、创新机构,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和国际科技组织落户广东。希望各方以此为平台,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擦亮合作品牌。
产研对接促进成果转化
作为参展单位,今年东莞理工学院展出的项目包括黑臭河道治理技术、体感类人机器人(行情300024,诊股)项目等。
值得一提的是,黑臭河道治理技术来自于中国工程院院士、东莞理工学院特聘教授杨志峰团队。该技术改善了东莞两条列入“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督办的黑臭水体水质,基本消除了黑臭。东莞市委书记吕业升要求巩固成果,形成案例在全市推广。
前述负责人表示,东莞理工学院高度重视科研成果转化工作,成立了省级、市级的创新平台,同时与企业合作成立了华为创新学院、360网络空间学院等特色产业学院。此外,学校还成立了科技服务小分队,帮助东莞的企业解决技术困难,实现产业升级。今年已有23项科研成果实现了转化,转化金额达83.7万元。
产研对接仍是重点。在早前的新闻发布会上,东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晓棠解释称,东莞有“世界工厂”的美誉,又地处广深科技(行情000021,诊股)走廊的重要地段,有很好的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希望在科研成果转化、科研成果同产业的对接方面,提升产业发展的竞争力,从而带动整个经济转型升级。
在首次举办的科技成果专场拍卖会现场,有4家企业和科研院所达成了初步合作协议。成交的11项成果,最终成交金额为2507.8万元,溢价率为39.1%,集中在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领域。其中,3D打印及金属注射成形粉体材料制技术成交价高达1200万元,溢价率50%。
东莞创新尝到甜头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依靠“三来一补”产业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工厂。“东莞塞车,全球缺货”,一度被用来形容东莞制造业的盛况。
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东莞产业技术水平不高、附加值偏低等问题日益显现,经济遭遇严峻挑战。阵痛过后,深度的产业转型自此开始。
到了2015年,东莞在全国率先以“制造2025”为主题,发布市政府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创新制造、优质制造、集群制造、绿色制造“六大工程”。同年4月,又发布34条举措,搭建起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政策框架。
一系列主动措施让东莞尝到了甜头,其创新主体实现“量质齐升”。官方数据显示,目前东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2028家,较2015年增长超过一倍,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入库总量达2003家,国家高企、后备高企均居广东省地级市首位。
以智能手机为例,东莞市经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东莞手机出货量为3.13亿台,其中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02亿台,约占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20.5%。由此可见,智能手机及移动终端产业已成为东莞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产业。
但东莞不满足于此。今年9月5日,东莞印发了《关于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升级版的行动计划(2017―2020年)》,提出以建设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为主线,推动东莞从科技支撑产业向科技引领产业转变,力争用三年时间,将东莞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高地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名城。
在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当中,有效联结产研两端、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成为东莞再升级的关键一步。
“我们参加了3届,明显感受到参展企业提供的产品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了。”东莞理工学院科研处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12月8日,2017中国(东莞)国际科技合作周、科研机构创新成果交易会(下称“合作周”“科创会”)拉开序幕,吸引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科研机构、企业代表约1600人参与。
科研成果产业化程度高是广东省的一大特色。东莞在2004年开始举办合作周的目的很明确,即为搭建国内外的先进企业、科研院校、科研团队的交流平台,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2013年,合作周升格为国家级,由国家科技部和广东省政府共同主办,此后规模不断扩大、国际特色更加明显。
截至目前,合作周已连续举办14届,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关系,促进各类科学技术和人才项目合作2000多项,有力推动了东莞和广东科技成果产业化。
广东省副省长黄宁生在会上致辞时表示,广东省将以本届国际科技合作周为契机,大力吸引国内外创新人才、创新机构,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和国际科技组织落户广东。希望各方以此为平台,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擦亮合作品牌。
产研对接促进成果转化
作为参展单位,今年东莞理工学院展出的项目包括黑臭河道治理技术、体感类人机器人(行情300024,诊股)项目等。
值得一提的是,黑臭河道治理技术来自于中国工程院院士、东莞理工学院特聘教授杨志峰团队。该技术改善了东莞两条列入“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督办的黑臭水体水质,基本消除了黑臭。东莞市委书记吕业升要求巩固成果,形成案例在全市推广。
前述负责人表示,东莞理工学院高度重视科研成果转化工作,成立了省级、市级的创新平台,同时与企业合作成立了华为创新学院、360网络空间学院等特色产业学院。此外,学校还成立了科技服务小分队,帮助东莞的企业解决技术困难,实现产业升级。今年已有23项科研成果实现了转化,转化金额达83.7万元。
产研对接仍是重点。在早前的新闻发布会上,东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晓棠解释称,东莞有“世界工厂”的美誉,又地处广深科技(行情000021,诊股)走廊的重要地段,有很好的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希望在科研成果转化、科研成果同产业的对接方面,提升产业发展的竞争力,从而带动整个经济转型升级。
在首次举办的科技成果专场拍卖会现场,有4家企业和科研院所达成了初步合作协议。成交的11项成果,最终成交金额为2507.8万元,溢价率为39.1%,集中在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领域。其中,3D打印及金属注射成形粉体材料制技术成交价高达1200万元,溢价率50%。
东莞创新尝到甜头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依靠“三来一补”产业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工厂。“东莞塞车,全球缺货”,一度被用来形容东莞制造业的盛况。
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东莞产业技术水平不高、附加值偏低等问题日益显现,经济遭遇严峻挑战。阵痛过后,深度的产业转型自此开始。
到了2015年,东莞在全国率先以“制造2025”为主题,发布市政府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创新制造、优质制造、集群制造、绿色制造“六大工程”。同年4月,又发布34条举措,搭建起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政策框架。
一系列主动措施让东莞尝到了甜头,其创新主体实现“量质齐升”。官方数据显示,目前东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2028家,较2015年增长超过一倍,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入库总量达2003家,国家高企、后备高企均居广东省地级市首位。
以智能手机为例,东莞市经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东莞手机出货量为3.13亿台,其中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02亿台,约占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20.5%。由此可见,智能手机及移动终端产业已成为东莞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产业。
但东莞不满足于此。今年9月5日,东莞印发了《关于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升级版的行动计划(2017―2020年)》,提出以建设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为主线,推动东莞从科技支撑产业向科技引领产业转变,力争用三年时间,将东莞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高地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名城。
在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当中,有效联结产研两端、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成为东莞再升级的关键一步。
热点推荐: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