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正点网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财经新闻 主力数据 财经视频 研究报告 证券软件 内参传闻股市学院
你的位置: 正点财经 > 财经新闻 > 政策 > 正文

中国宏观政策仍有空间 长期增长需释放制度红利

2012-09-24 07:38:00 证券时报
         今年以来,在国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经济运行态势非常复杂。经济没有如预期那样在二季度见底,稳增长政策也没有达到想象中的力度。在一些专家学者看来,虽然中国经济仍然面临较大的下行风险,但是中国的宏观政策还有很大的空间。长期来看,要想继续保持较高经济增速,必须从制度改革入手,释放更多制度红利。

     经济下滑的必然性

     对于中国经济下滑的背后原因,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主张从长周期角度进行分析,他在出席"2012远见杯全球宏观经济预测年会(秋季)"时表示,如果把过去30年作为一个长期来看,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不外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借助市场和外部的力量快速增长,二是低要素成本推动了经济的持续繁荣。

     "今天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逐渐告别了低成本发展的阶段,劳动成本、资源成本、环境成本和社会交易成本都在快速提升,这些提升预示着中国经济靠低成本驱动的力量在减弱;同时改革进入了深水区,这方面的推动力量也在弱化当中,所以从长周期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减速在情理之中。"邱晓华说。

     在长周期增长能力下降的同时,中国经济短期内也面临着非常大的困难,有些专家认为,其中不能排除政策失误的因素。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平新乔上周末出席第二十三届"中国宏观经济论坛"时分析说,今年宏观经济下滑形势,其中当然会有国际原因,但也有国内紧缩过度的因素。

     平新乔说,今年4月份以后宏观经济增速往下掉,甚至出现了环比下降的情况,同2010年以后将防通胀作为主要任务是有关系的。房地产调控的一系列措施很有必要,调控两年下来也取得了效果,但其副作用是房地产拉动的需求全面下跌。

     政策须作短期和长期准备

     意识到经济可能会加速下滑之后,决策层及时转变方向,调控政策转向全面稳增长。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指出,在应对经济下滑方面,中国的宏观政策仍有很大空间。财政政策方面,中国的刺激力度还有限,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债务率都不高;货币政策方面,存款准备金率还很高,有继续下调的空间。

     邱晓华也认为,随着政府政策调整和方向的改变,可以期待中国经济会逐渐摆脱短期的困难,由下行转为回稳,进而由回稳转为回升。预计今年四季度随着政策的落实,有可能结束这一轮短期的经济下行,经济增速有望回到7.8%左右的区间。

     长期来看,要想经济重拾升势,还是需要制度变革。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表示,未来5年~10年,垄断部门实质性放权可能带来经济的能量释放,需要在这方面做些努力。

     邱晓华说,应该重视结构性改进所带来的增长动力,多元化、城市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将带来结构的优化和提升,经济活力和效力的提高,这个基本趋势还没有逆转,只是程度有着变化。

    
热点推荐:
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联系投稿 | 联系删稿 | 合作伙伴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