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资产刘晓俊:人工智能将催生百亿级量化机构
2018-03-29 00:00:00 证券时报
进入2018年,市场风格再度变化。股票策略私募纷纷折戟沉沙,沉寂两年之久的量化私募开始备受关注。
日前,深圳盛世资产合伙人刘晓俊接受了证券时报记者专访。他认为,一方面中国经济基本面向好,企业盈利不断增长。另一方面,美国持续加息,中国金融去杠杆,国内利率有上涨趋势,使得投机的资金变少。2018年的股票市场看好量化指数增强产品的表现,尤其是中证500指数。
同时,刘晓俊认为,在人工智能的推动下,自动化、系统化的算法投资将逐步兴起,下一轮股市周期一定会有百亿的量化机构出现。
看好指数增强产品
刘晓俊在海外有着多年金融科技投资经验,2010年回国从事量化投资交易。2013年在深圳成立的盛世资产,是全国首批拿到私募牌照的量化投资机构之一,目前管理规模已超20亿元。
刘晓俊认为,没有一个模型可始终盈利,量化私募预测收益更无从谈起。
"最开始中小盘阿尔法容易赚钱,但2015年11月就遇到量化投资黑天鹅,然后到2017年基本失效;商品交易顾问(CTA)也是如此,2015年不赚钱,2016年暴赚,2017年又熄火;高频交易曾一度很火,但2015年限仓后就不好做了;期指升水时,套利可以天天赚钱,现在几乎没有这个机会了;2015年下半年去推指数增强产品,不会有投资者买,而去年又大幅跑赢其他产品。"刘晓俊说,"市场风格始终在变,没有一个模型可以始终盈利,想要做好没那么容易。"
刘晓俊认为,私募需要做的是努力控制回撤。
对于2018年,刘晓俊看好指数增强产品的表现。总体来看,经济变好和投机资金变少会促使股市缓慢上涨,而指数增强产品一般都能跑赢指数,从轮动上看,中盘股也就是中证500指数今年或会有不错表现。
百亿量化机构可期
近两年,国内量化投资不但发展放缓,而且不少量化私募规模也难以做大。
刘晓俊观察到,国内不少量化私募最初都是单策略,可能几个较好的策略师加上一两个营销员,再加上一两个IT人士就做起来,而他们只是擅长某类策略,没有管理和运营公司的长远规划,也没有储备新模型,一旦赚钱的策略无效,就难以在市场生存。大浪淘沙,很多不专业的量化机构在风格轮换时被市场淘汰。
股指期货受限也使很多量化策略无法开展,包括股票的阿尔法策略。股指期货相关的CTA策略亦受到一定影响,包括期指趋势策略以及期指不同合约之间的套利策略。
但在海外,如今已是量化交易的天下。回看2016年全球十大对冲基金管理规模排名,其中有四到五家都是量化投资机构。
"与海外相比,国内量化交易的发展仍有不小差距。从规模上看,美国量化基金的管理规模已超过3万亿人民币,而国内量化基金管理规模或仅为美国的十分之一。量化私募的管理规模目前尚无明确的统计数据,但公募基金中量化产品的管理规模大约为1500亿,私募管理的规模大概也在这个水平,所以总计大约在3000亿。"刘晓俊说。
不过,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市场对自动化、系统化的算法投资的兴趣将日益提升,推动量化投资的发展进入快车道。刘晓俊判断,下一轮股市周期一定会有百亿的量化机构出现。
日前,深圳盛世资产合伙人刘晓俊接受了证券时报记者专访。他认为,一方面中国经济基本面向好,企业盈利不断增长。另一方面,美国持续加息,中国金融去杠杆,国内利率有上涨趋势,使得投机的资金变少。2018年的股票市场看好量化指数增强产品的表现,尤其是中证500指数。
同时,刘晓俊认为,在人工智能的推动下,自动化、系统化的算法投资将逐步兴起,下一轮股市周期一定会有百亿的量化机构出现。
看好指数增强产品
刘晓俊在海外有着多年金融科技投资经验,2010年回国从事量化投资交易。2013年在深圳成立的盛世资产,是全国首批拿到私募牌照的量化投资机构之一,目前管理规模已超20亿元。
刘晓俊认为,没有一个模型可始终盈利,量化私募预测收益更无从谈起。
"最开始中小盘阿尔法容易赚钱,但2015年11月就遇到量化投资黑天鹅,然后到2017年基本失效;商品交易顾问(CTA)也是如此,2015年不赚钱,2016年暴赚,2017年又熄火;高频交易曾一度很火,但2015年限仓后就不好做了;期指升水时,套利可以天天赚钱,现在几乎没有这个机会了;2015年下半年去推指数增强产品,不会有投资者买,而去年又大幅跑赢其他产品。"刘晓俊说,"市场风格始终在变,没有一个模型可以始终盈利,想要做好没那么容易。"
刘晓俊认为,私募需要做的是努力控制回撤。
对于2018年,刘晓俊看好指数增强产品的表现。总体来看,经济变好和投机资金变少会促使股市缓慢上涨,而指数增强产品一般都能跑赢指数,从轮动上看,中盘股也就是中证500指数今年或会有不错表现。
百亿量化机构可期
近两年,国内量化投资不但发展放缓,而且不少量化私募规模也难以做大。
刘晓俊观察到,国内不少量化私募最初都是单策略,可能几个较好的策略师加上一两个营销员,再加上一两个IT人士就做起来,而他们只是擅长某类策略,没有管理和运营公司的长远规划,也没有储备新模型,一旦赚钱的策略无效,就难以在市场生存。大浪淘沙,很多不专业的量化机构在风格轮换时被市场淘汰。
股指期货受限也使很多量化策略无法开展,包括股票的阿尔法策略。股指期货相关的CTA策略亦受到一定影响,包括期指趋势策略以及期指不同合约之间的套利策略。
但在海外,如今已是量化交易的天下。回看2016年全球十大对冲基金管理规模排名,其中有四到五家都是量化投资机构。
"与海外相比,国内量化交易的发展仍有不小差距。从规模上看,美国量化基金的管理规模已超过3万亿人民币,而国内量化基金管理规模或仅为美国的十分之一。量化私募的管理规模目前尚无明确的统计数据,但公募基金中量化产品的管理规模大约为1500亿,私募管理的规模大概也在这个水平,所以总计大约在3000亿。"刘晓俊说。
不过,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市场对自动化、系统化的算法投资的兴趣将日益提升,推动量化投资的发展进入快车道。刘晓俊判断,下一轮股市周期一定会有百亿的量化机构出现。
热点推荐: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