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正点网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财经新闻 主力数据 财经视频 研究报告 证券软件 内参传闻股市学院
你的位置: 正点财经 > 财经新闻 > 理财宝典 > 正文

李嘉诚发家史:在社会动荡时抄底楼市

2015-07-20 10:49:01 互联网
   
靠塑胶花起家的李嘉诚,在社会动荡之时抄底楼市,最终成就亚洲首富的神话。
  靠塑胶花起家的李嘉诚,在社会动荡之时抄底楼市,最终成就亚洲首富的神话。李嘉诚能取得如此成就,与其个人奋斗分不开,但也离不开房地产的推动,房地产亦是他成功的奠基石。
 1928年7月29日,李嘉诚生于广东潮州。12岁那年,日军轰炸潮州,刚刚读初中的李嘉诚与家人辗转到香港,寄居在舅父庄静庵的家里。“那时我12岁,对香港、对人生,有非常多幻想。但到埠之后,很短的时间内,看到人情冷暖,差异是这么大,心里很难过。那时候,可说是一夕成长。”李嘉诚回忆。
1943年,父亲李云经病逝。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李嘉诚被迫辍学走上社会谋生。先是找到了一份茶楼跑堂的工作,后来到了舅父庄静庵的中南钟表公司当泡茶扫地的小学徒。李嘉诚学到的第一个功夫就是察言观色,见机行事。他每天总是第一个到达公司、最后一个离开公司。17岁,李嘉诚在一家五金制造厂以及塑胶带制造公司当推销员,开始了香港人称之为“行街仔”的推销生涯。18岁,由于出色的推销成绩,他被提升为部门经理。两年后又成为了这家制造公司的总经理。
1955年,李嘉诚把握时机,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在筲箕湾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命名为“长江塑胶厂”。“长江”取“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之意。办厂初期,资金紧缺,李嘉诚凭借“拥有的只是智慧、学习和努力”的觉悟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1955年,长江塑胶厂终于出现了转机,产销渐入佳境。1957年,李嘉诚到意大利考察,回港后率先推出塑胶花,随即成为热销产品。不久,他又积极开拓世界市场,很快就成为“塑胶花大王”。塑胶花为李嘉诚带来数千万港元的盈利,长江厂成为世界最大的塑胶花生产厂家,不仅蜚声全港,还为世界的塑胶同行所侧目。
  
  1958年,李嘉诚在香港繁盛的工业区—北角买下第一块地皮,兴建了一座 12层的长江工业大厦。除了自用,还向其他工厂出租厂房。两年后,他又在新兴工业区—港岛东北角的柴湾以同样的模式兴建一座工业大厦。两座大厦的面积共计 12万平方英尺。一般来讲,这两座工业大厦被看作是李嘉诚涉足房地产行业的起点。彼时,正遇香港物业价格大涨。李嘉诚断定房地产行业在香港将大有可为。由此,便开始循序渐进地将资金部署到房地产市场。[page
 
  上世纪六十年代香港社会动荡不断、工人运动此起彼伏、暴力事件接连不断,经过狂炒的香港房地产曾一度狂跌。李嘉诚用低价大量收购了地皮和旧楼,在观塘、柴湾及黄竹坑等地兴建厂房,用来出租。没过几年,炒房风暴平息,大批离港的商家回流,房产价格水涨船高。李嘉诚将廉价收购的房产高额抛售,并转而购买具有潜力的地皮。不过,这些地皮他并不急于出售,而是用来兴建楼宇。到 20世纪 70年代初,李嘉诚已拥有楼宇面积 630万平方英尺,出租物业 35万平方英尺,每年单是收租,就能赚取 400万港元。
 
  在进入房地产行业的过程中,李嘉诚秉承“谨慎入市,稳健发展”的原则,资金再紧,宁可少建或不建,也不卖楼花;尽量不向银行抵押贷款,或和银行向用户提供按揭。不牟暴利,物业只租不售。他坚信的是,收租虽不像卖楼那样牟取暴利,却有稳定的租金收入。时间愈长,物业愈会增值。
 
  1971年6月,李嘉诚正式成立了负责地产业务的“长江置业有限公司”。次年 7月易名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彼时香港股市一派兴旺,4个月后,长实在香港成功上市,一跃成为“华资地产五虎将”之一。
当时,长江实业的规模和实力均显不足,旗下只有 35万平方英尺的出租物业,且大半是工业大厦,每年租金收入仅 390万元。此外,有 7个项目尚处建设期内。但事实证明,李嘉诚的判断是正确的。长江实业上市时预期年度利润仅为 1250万元,但由于其间地价、楼价大幅上升,公司在上市后第一个年度便获利 4370万元,相当于预算利润的 3 .5倍。
 
  1977年是李嘉诚财富史上的一个分水岭,此前,他只是一名普通成功商人,但 1977年时,在中环地铁站与金钟地铁站上盖物业的招标中,李嘉诚举手应价,击败老牌的英资地产公司置地集团,被誉为“擎天一指”,在地产界举足轻重。据后来媒体披露的李嘉诚此次获胜的法宝是,他给出了让地铁公司几乎无法拒绝的优厚条件,正是击中了地铁公司急需资金的短板:李嘉诚决定与地铁公司联合,快速开发并且分层发售,其中地铁公司占大份,签约时就支付一笔现金给地铁公司,此后陆续支付若干次现金。
 
  一年之后,中环站上建设的环球大厦分层发售,在广告见报后的 8个小时内就全部售完,交易总额高达 5 .92亿港元;几个月后,建在金钟站上的海富中心开盘,总值 9 .8亿港元的物业也被抢购一空。这两个项目,不仅为李嘉诚赢得了名声,赢得了港府和银行的信任,一举成为华资地产商的领头羊。
 李嘉诚指挥手下,以极快速度暗中低价收购老牌英资财团和记黄埔“和黄”,很快便持有该公司70%的股票。当“和黄”董事局主席祁德豪发觉李嘉诚的举动时,虽然急忙组织英籍大股东进行反攻,但为时已晚,李嘉诚已多得先机,加上汇丰银行的帮助,终在股市上成功大量吸纳“和黄”。至 1980年,李嘉诚已拥有超过40%的“和黄”股权。李嘉诚的长江实业,以6.93亿港元的资产,控制了价值超过50亿港元的老牌英资财团和记黄埔,实为“小蛇吞大象”的奇迹,而李嘉诚更因此成为入主英资财团的首位华人。
 
  1986年,李嘉诚进军加拿大,购入赫斯基石油逾半数权益;1990年后,李嘉诚组建了Orange电讯公司,并于1996年在英国上市,总投资84亿港元,3年后他把持有的Orange四成多股份出售,作价1130亿港元,创下香港有史以来获利最高的交易记录。换言之,李嘉诚用了短短3年时间,便获利逾千亿港元。2010年,旗下的长江基建以9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英国电网公司;作为欧洲最大的移动运营商之一,他旗下的和记黄埔在2月份斥资17亿美元收购了奥地利第三大移动通信公司。当欧洲经济被阴云笼罩时,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1987年,李嘉诚登上福布斯的全球亿万富豪榜,并且从此之后从未落榜。2012年福布斯富豪榜中,李嘉诚排名第九,荣膺亚洲首富。尽管他从来没有授意过,但他的管理理念、投资之道、经典语录,乃至他对两个儿子的教育方式都被列入成功学法典,反复被解读。2013年1月10日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公布李嘉诚财富大增至300亿美元,继续稳坐香港首富宝座。
 
 
 
热点推荐:
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联系投稿 | 联系删稿 | 合作伙伴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