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险防控和创新之间找到平衡
2017-09-12 00:00:00 期货日报
期市创新要从实体经济出发
9月8日,2017第二届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在郑州召开。在“发展期货市场,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圆桌论坛环节,与会嘉宾认为,我国期货市场经历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监管理念要与时俱进,让违规违法行为无处藏身。防控风险是创新发展的底线,创新要从实体经济出发,在金融风险防控和创新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完善监管体系让违法违纪无处藏身
“期货交易所是国家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也是期货市场的核心,交易所运行好不好关系到整个市场的平衡。”郑商所总经理熊军认为,交易所加强监管,一是通过一线监管,及时发现和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监测和发现风险,用制度和规则保障风险控制。二是加强对交易行为的监管,因为所有违法违规行为都可以从交易行为上看出端倪,日常交易行为监管非常重要。三是加强风险监测监控,做到早识别、早发现、早处置,并为此建立工作机制。四是加强与外界的监管协作,比如与证监会派出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探索更好地发挥会员在交易行为监管方面的作用。五是推进科技监管和智能监管,探索利用大数据技术改进监察系统,做到自动识别,坚决打击违法违纪行为。
在大商所总经理王凤海看来,加强一线监管是交易所的责任所在,核心是产品价格不被操纵。从这几年实际来看,以会员为中心的监管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保证期货市场平稳有序运行。
王凤海说,大商所在基差交易监管方面建立了系统,实现穿透式管理,将日常交易监控常态化,如果运行平稳,则尽量减少扰动。而关联账户是期货市场运行过程中所不能容忍的,可以通过交易行为进行识别和加强监管。与此同时,日常风险警示很重要,把风险防控前移,在风险发生之前制止、化解,这是防范风险最好的办法。
在中金所总经理胡政看来,我国期货市场在过去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监管经验,监管理念应与时俱进。监管是交易所的天职,要建立正确的监管理念,依法全面从严监管。把以会员为中心的监管模式和穿透式监管模式有机结合起来;要科学监管,如利用新的监管手段与金融科技,运用大数据的方式进行监管。
胡政表示,我国金融期货市场运行时间并不长,监控指标体系建设还需要完善,进一步细化和科学化,尤其是市场波动和现货的相关性,以及对整个金融市场的影响等。“最近一段时间,中金所正在探索更加合理的监控指标体系,让违法违规行为无处藏身,保障市场平稳有序发展。”胡政说。
“上期所正在不断加强一线监管,维护三公原则,维护投资者权益。”上期所副总经理滕家伟表示,一是持续强化对交易过程的实际监控,通过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发现异常交易行为和违规违法线索识别的能力,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置;二是重点加强对交割仓库的监管,做好日常现场检查,建立交割仓库的指标评价体系,在技术上推进互联网和物联网监控体系;三是建立健全以会员为中心的交易行为监管模式,督促会员加强对客户交易过程的管理,增强会员的管控意识;四是建立监管协作模式,探索在期货市场“五位一体”的监管框架下,与派驻机构进行深度合作。
在中欧国际交易所执行委员会委员毋剑虹看来,中国资本市场要实现更好监管,从交易所方面来说非常容易,因为账户是实名制,大数据情况下的每一个账户,不管是机构还是个人,其投资交易行为都可以被很好地监管。他认为交易所有非常强大的技术手段和大数据能力,这也给一线监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后台功能条件。“随着中国期货市场的不断完善,以及期货品种越来越多,将来的监管一定会借用更多新的信息技术手段,从而对各种可能的交易行为进行有效监管。”
创新从实体出发守住防风险底线
“创新是发展的源泉,期货市场不进行持续创新是没有出路的。”熊军表示,第一,所有创新都要从实体经济出发,要回归本原;第二,在设计创新方案时,要对风险进行全面认真的评估,同时做好风险预案,重大创新要做试点,取得经验以后再进行推广;第三,创新要和监管手段相适宜,方案设计时要考虑监管手段的创新,保证管得住、看得清,把风险限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风险管控是底线,在这个前提下的创新才是稳妥的创新,才会有前途。”
“期货市场为什么要创新?在具体实践中,创新需要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和服务投资者展开,出发点要把握准。期货市场与实体经济有着紧密联系,创新着眼点、发力点一定要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市场参与者,只有这样才能不跑偏。”王凤海表示,大商所近年来在交割方面的创新如基差交割、仓单转换等,以及“保险+期货”、场外期权等方面的创新,都是为了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与此同时,防范市场风险同样重要,风险防不住,就无法给别人提供服务。
“期货市场本身就是为了防控风险,要通过期货市场一系列制度和产品的创新,达到管理风险、防控风险的目的。”在胡政看来,“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对于期货市场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期货市场的监管、产品开发以及对会员和投资者的管理,都要全面、准确贯彻好五大发展理念,这样才能在金融风险防控和创新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但创新又伴随着风险。期货市场是各种不确定因素的汇聚场所,交易又具有杠杆性,因此,期货市场防控金融风险的需求比其他任何行业都要高。”如何评估创新和风险的关系呢?滕家伟以上期所为例说,第一,当一项创新包括产品创新或业务创新推出前,要进行科学评估和论证,不光对其收益性、功能性、流动性进行评估,同时也要对其安全性、可靠性、风险点进行评估,以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底线;第二,对风险进行科学的定义,建立可以识别的质量体系,比如以价格的累计波幅、期现价差偏离度等指标作为预警指标,并建立一定的阈值,及时发现风险;第三,推出各种应对风险的防控措施,结合各品种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测算,提高针对性,减少盲目性,增强有效性,比如针对一些波幅较大、成交持仓较高的品种,动态调整风控措施。
芝商所执行董事兼资深经济学家埃里克?诺兰表示,期货最初只有农产品,主要是因为美国当时的农产品生产有很大的风险,后来出现了金融期货,是因为美国遇到金融危机,市场出现很多创新。“美国市场有很多成功的产品,也有失败和教训。我们也在总结成功的经验,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那些做得好的商品期货有固定的买家和卖家,未来的期货行业、期货市场必须要关注真正的经济需求。”埃里克?诺兰说,与此同时,监管也是关键。芝商所会将新的期货合约细节提交给监管部门,跟监管部门合作,看他们能否批准。
交易所创新的着眼点在什么地方呢?在毋剑虹看来,首先要清楚交易所在整个资本市场的位置,特别是在衍生品方面。他认为交易所一定要针对中国的经济情况,借鉴国际经验,适应中国市场,把风控管好,这是交易所创新的出发点。
9月8日,2017第二届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在郑州召开。在“发展期货市场,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圆桌论坛环节,与会嘉宾认为,我国期货市场经历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监管理念要与时俱进,让违规违法行为无处藏身。防控风险是创新发展的底线,创新要从实体经济出发,在金融风险防控和创新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完善监管体系让违法违纪无处藏身
“期货交易所是国家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也是期货市场的核心,交易所运行好不好关系到整个市场的平衡。”郑商所总经理熊军认为,交易所加强监管,一是通过一线监管,及时发现和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监测和发现风险,用制度和规则保障风险控制。二是加强对交易行为的监管,因为所有违法违规行为都可以从交易行为上看出端倪,日常交易行为监管非常重要。三是加强风险监测监控,做到早识别、早发现、早处置,并为此建立工作机制。四是加强与外界的监管协作,比如与证监会派出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探索更好地发挥会员在交易行为监管方面的作用。五是推进科技监管和智能监管,探索利用大数据技术改进监察系统,做到自动识别,坚决打击违法违纪行为。
在大商所总经理王凤海看来,加强一线监管是交易所的责任所在,核心是产品价格不被操纵。从这几年实际来看,以会员为中心的监管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保证期货市场平稳有序运行。
王凤海说,大商所在基差交易监管方面建立了系统,实现穿透式管理,将日常交易监控常态化,如果运行平稳,则尽量减少扰动。而关联账户是期货市场运行过程中所不能容忍的,可以通过交易行为进行识别和加强监管。与此同时,日常风险警示很重要,把风险防控前移,在风险发生之前制止、化解,这是防范风险最好的办法。
在中金所总经理胡政看来,我国期货市场在过去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监管经验,监管理念应与时俱进。监管是交易所的天职,要建立正确的监管理念,依法全面从严监管。把以会员为中心的监管模式和穿透式监管模式有机结合起来;要科学监管,如利用新的监管手段与金融科技,运用大数据的方式进行监管。
胡政表示,我国金融期货市场运行时间并不长,监控指标体系建设还需要完善,进一步细化和科学化,尤其是市场波动和现货的相关性,以及对整个金融市场的影响等。“最近一段时间,中金所正在探索更加合理的监控指标体系,让违法违规行为无处藏身,保障市场平稳有序发展。”胡政说。
“上期所正在不断加强一线监管,维护三公原则,维护投资者权益。”上期所副总经理滕家伟表示,一是持续强化对交易过程的实际监控,通过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发现异常交易行为和违规违法线索识别的能力,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置;二是重点加强对交割仓库的监管,做好日常现场检查,建立交割仓库的指标评价体系,在技术上推进互联网和物联网监控体系;三是建立健全以会员为中心的交易行为监管模式,督促会员加强对客户交易过程的管理,增强会员的管控意识;四是建立监管协作模式,探索在期货市场“五位一体”的监管框架下,与派驻机构进行深度合作。
在中欧国际交易所执行委员会委员毋剑虹看来,中国资本市场要实现更好监管,从交易所方面来说非常容易,因为账户是实名制,大数据情况下的每一个账户,不管是机构还是个人,其投资交易行为都可以被很好地监管。他认为交易所有非常强大的技术手段和大数据能力,这也给一线监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后台功能条件。“随着中国期货市场的不断完善,以及期货品种越来越多,将来的监管一定会借用更多新的信息技术手段,从而对各种可能的交易行为进行有效监管。”
创新从实体出发守住防风险底线
“创新是发展的源泉,期货市场不进行持续创新是没有出路的。”熊军表示,第一,所有创新都要从实体经济出发,要回归本原;第二,在设计创新方案时,要对风险进行全面认真的评估,同时做好风险预案,重大创新要做试点,取得经验以后再进行推广;第三,创新要和监管手段相适宜,方案设计时要考虑监管手段的创新,保证管得住、看得清,把风险限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风险管控是底线,在这个前提下的创新才是稳妥的创新,才会有前途。”
“期货市场为什么要创新?在具体实践中,创新需要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和服务投资者展开,出发点要把握准。期货市场与实体经济有着紧密联系,创新着眼点、发力点一定要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市场参与者,只有这样才能不跑偏。”王凤海表示,大商所近年来在交割方面的创新如基差交割、仓单转换等,以及“保险+期货”、场外期权等方面的创新,都是为了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与此同时,防范市场风险同样重要,风险防不住,就无法给别人提供服务。
“期货市场本身就是为了防控风险,要通过期货市场一系列制度和产品的创新,达到管理风险、防控风险的目的。”在胡政看来,“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对于期货市场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期货市场的监管、产品开发以及对会员和投资者的管理,都要全面、准确贯彻好五大发展理念,这样才能在金融风险防控和创新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但创新又伴随着风险。期货市场是各种不确定因素的汇聚场所,交易又具有杠杆性,因此,期货市场防控金融风险的需求比其他任何行业都要高。”如何评估创新和风险的关系呢?滕家伟以上期所为例说,第一,当一项创新包括产品创新或业务创新推出前,要进行科学评估和论证,不光对其收益性、功能性、流动性进行评估,同时也要对其安全性、可靠性、风险点进行评估,以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底线;第二,对风险进行科学的定义,建立可以识别的质量体系,比如以价格的累计波幅、期现价差偏离度等指标作为预警指标,并建立一定的阈值,及时发现风险;第三,推出各种应对风险的防控措施,结合各品种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测算,提高针对性,减少盲目性,增强有效性,比如针对一些波幅较大、成交持仓较高的品种,动态调整风控措施。
芝商所执行董事兼资深经济学家埃里克?诺兰表示,期货最初只有农产品,主要是因为美国当时的农产品生产有很大的风险,后来出现了金融期货,是因为美国遇到金融危机,市场出现很多创新。“美国市场有很多成功的产品,也有失败和教训。我们也在总结成功的经验,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那些做得好的商品期货有固定的买家和卖家,未来的期货行业、期货市场必须要关注真正的经济需求。”埃里克?诺兰说,与此同时,监管也是关键。芝商所会将新的期货合约细节提交给监管部门,跟监管部门合作,看他们能否批准。
交易所创新的着眼点在什么地方呢?在毋剑虹看来,首先要清楚交易所在整个资本市场的位置,特别是在衍生品方面。他认为交易所一定要针对中国的经济情况,借鉴国际经验,适应中国市场,把风控管好,这是交易所创新的出发点。
热点推荐: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