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正点网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财经新闻 主力数据 财经视频 研究报告 证券软件 内参传闻股市学院
你的位置: 正点财经 > 财经新闻 > 时政要闻 > 正文

专访中国瑞士商会秘书长:中瑞自由贸易协定真正实现了双赢

2017-01-20 00:00:00 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网1月19日电(记者 田阿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5日开启的瑞士之行,是2017年中国外交开篇之作。为期4天的瑞士之行,标志着习近平主席此行是新世纪以来中国国家主席首次对瑞士进行国事访问,也是中国最高领导人第一次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

访问期间,在习近平主席和瑞士联邦主席洛伊特哈德的见证下,中瑞两国将推动中瑞自由贸易协定升级,扩大贸易、投资、金融、保险合作规模,加强能源、环保等领域合作,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合作。

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召开之际,中国瑞士商会秘书长黄培敏(Pauline Houl)接受了中国日报网记者的专访。她指出,习近平主席的此次访问将令中瑞两国关系密切而有活力,"一带一路"为瑞士企业带来了很多机遇,《中瑞自由贸易协定》真正实现了双赢。

中国日报网:习近平主席此行是新世纪以来中国国家主席首次对瑞士进行国事访问。您认为此次访问对中瑞关系有何促进作用?

黄培敏:总体上看,这次访问表明瑞士和中国的关系密切有活力,特别是这几年两国关系一直很融洽。

对在中国的瑞士公司来说这是个好消息,因为此次国事访问能加快推动实施某些措施(与自由贸易协定相关)。此次访问也给瑞士加强其欧洲中心位置地位提供机会,为中国投资者和公司营造了一个适宜商业发展的环境。

目前大约有一百家公司,且数量还在上升;中国投资者对并购瑞士品牌越来越感兴趣,以商品为主,也包括体育、传媒和技术,例如中国化工并购先正达公司,大连万达收购盈方体育传媒有限公司的交易。

去年4月瑞士联邦主席访华,双方签署了"创新战略伙伴关系"以及自由贸易协定,我们预计这将产生协同效应并在中瑞两国、中瑞企业中间产生商机。

中国日报网:过去几年里,中国领导人积极参与达沃斯年度世界经济论坛。在您看来,中国领导人参与达沃斯论坛,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不景气、反全球化情绪蔓延的背景下出席会议,意义在哪?

黄培敏:世界经济论坛是高层领导人对话的地方。中国领导人意识到能通过论坛与其他国家相互借鉴,要把握住机会。全球所有领导人都面临相同问题。

中国正处于转型期,不仅对中国本身发展至关重要,也对全球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融为一体,中外领导人之间对话很有影响力。中国文化提倡以柔克刚而不是以硬碰硬。中国领导人的表达方式也与外国领导人不同。

中国领导人积极参与的态度表明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开放。中国面临着和西方过去相同的挑战。重要的是,中国领导人应从搅动全球的金融危机中汲取经验。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达沃斯表示:"我们在学习,我们在行动。"他补充说,"我们应该做得更好。"全球经济论坛聚焦于全球经济长期愿景,中国是学得最快的国家。中国经济发展正在放缓,可是没有崩溃。

中国日报网:您认为《中瑞自由贸易协定》在中瑞经济合作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该协定能给瑞士带来什么好处?

黄培敏:首先,值得一提的是,瑞士是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欧洲国家,这已经非常了不起。

其次,该协定十分广泛,它不仅致力于促进双边市场准入,而且加强了知识产权的法律保障和双边经济交流。

因此该协定真正体现了双赢,两大经济体互为补充。我们也应该注意,该协定2014年7月(已经过去2年半)生效,有些措施的实施还需要一些时间。总体上,已经达到了预期,未来会有更多的积极效应。

对于未来,我们期待创新产品和服务能够更好地进入中国市场,并在行业认证方面取得进步。

自从两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后,中国对瑞士的兴趣越来越浓厚。瑞士市场受到了中国投资者的青睐。各种因素使得瑞士对中国投资者吸引力不断增强。这些投资者们意识到瑞士政府对结算程序的监管十分灵活,也对瑞士的劳工法持积极态度。

该协定不仅大大促进了两国的贸易投资发展,还真正为各领域的双边合作提供了全新的框架。对可持续发展、服务业等领域的话题保持开放持续的对话,符合双方的利益。

在该协定中,两国都表达了上述意愿。瑞士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国家,对其而言,增强贸易交流十分重要,尤其是与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家。同时,也必须加强联系,相互理解。因此,在私营部门的合作方面,我们必须弄清需求,发现机会,在现有的坚实基础上,保持活力、高效、有益的对话。

中国日报网:官方数据表明,2015年,中瑞双边贸易额达到442.7亿美元,其中中国从瑞士的进口额达到411亿美元。您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促进双边贸易的发展?

黄培敏:自由贸易协定为瑞士出口行业提供了新的机会。自由贸易协定已经生效了2年多,带来了很多益处。但是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该协定比瑞士之前签署的其他自由贸易协定范围大得多。

中国是瑞士最重要的外贸伙伴,也是瑞士在亚洲最大的出口市场,还是瑞士全球第三大出口市场,仅次于欧盟和美国。

该协定的关税减免措施减轻了瑞士经济压力,尤其是在瑞士法郎走强的情况下。这赋予了瑞士公司商品和贸易出口实打实的优势,同时还改善了瑞士公司的商业环境,当前瑞士境内有800多家公司。事实上,两国间经济活动的可预测性和法律确定性得到了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程度也进一步提高。自贸协定给双方都带来了无数机会。

自贸协定将在长期过程中发挥其全部潜能。协定生效已经有2年半,还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协定的实行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仅签署自贸协定还不够。当前国际贸易十分复杂,覆盖范围也十分广阔,因此自贸协定必须有新进展。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积累的实际经验对于自贸协定的长期发展也至关重要。

随着瑞士公司积累丰富经验,瑞士政府联合自贸区联合委员会将会做出更大贡献。该委员会旨在监管自贸协定的实施情况。

中国日报网:您对两国的企业和消费者的未来发展有什么看法?加强中瑞两国间经贸合作能给双方带来什么利益?

黄培敏:瑞士是全球最具创新力的国家,创新是其优势领域。瑞士在创新领域的竞争力非常强,而中国现在非常看重创新,双方建立创新合作伙伴关系引人关注。

中国现阶段追求高质量和高科技产品,因此他们需要高品质的机器,而瑞士正好在这一领域非常出色。中国企业越追求高品质需求,瑞士产品就越受欢迎。中国消费者对瑞士产品越来越感兴趣,很大程度上是被产品复杂精细的做工所吸引。同时,瑞士公司专注于品质和创新,但受到了国内市场小、缺乏投资和自然资源等因素影响。

"一带一路"是中国为了加强与欧洲国家和原丝绸之路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选择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来扩大中国交易途径而提出的一个理念,同时也能加强各地区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的改善是一个关键点。

"一带一路"为瑞士企业带来了很多机遇。

瑞士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不仅是第一个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欧洲国家,还是欧洲大陆中第一批申请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员的国家之一。目前,瑞士还是人民币在欧洲流通的中心。这些措施巩固了中瑞在"一带一路"下的合作关系。

瑞士企业在开发清洁能源和完善运输基础设施上表现出色,能在推动整个"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的发展上扮演重要角色。瑞士企业如农业、营养品行业、金融服务业、运输业、保健和生命科学方面等会受益于中国经济发展后的需求增长。

中国日报网:您如何看待瑞士和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合作发展前景?

黄培敏:自2013年中瑞两国就金融事务开启国有和私有部门的对话,两国合作关系就已得到很大的发展。瑞士在私人银行、资产管理、大宗商品交易有着丰富经验,瑞士因而将本国定位为人民币交易中心的位置。

2016年中国建设银行在苏黎世的建立,加上自由贸易协定和通货互换协定中的各种条款,都推动了瑞士成为欧洲的人民币交易中心。

同时,瑞士银行业也在中国发展成为主要金融力量之一,它是新商机的重要来源,对中国金融部门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瑞士新建的人民币交易中心打开了新商机之门,遵守自由贸易原则的中瑞企业都可从中受益。

另一项发展则是,瑞士不仅在金融部门精英众多,在教育和培训行业也同样人才济济。中瑞两国在这些行业也能加强合作。大学、学生、教授、学者和科学家之间的交流互动也更加频繁。

热点推荐:
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联系投稿 | 联系删稿 | 合作伙伴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