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交易盘 配置盘 哪个盘主导反弹 资金面 政策面 经济是关键
2018-03-14 00:00:00 中国证券报
春节前后,债券市场走出一轮"小阳春"行情,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下行逾30BP,为本轮熊市以来反弹时间最长、幅度最大的一轮上涨。究竟是谁主导了这波行情?
市场人士指出,从机构持仓变动看,2月份广义基金、农商行和券商是最大的增持机构,即2月行情不单由银行季节性配置需求驱动,交易盘大举加仓甚至重新加杠杆也是重要动力。但随着3月以来债券发行加速,供需关系生变,市场对经济预期的分歧正逐渐成为影响行情的主线,债市暖春行情继续演绎需要更明确的基本面支持。
谁是行情主力
1月中旬以来,伴随着短期资金面持续宽松,债市意外走出一轮强势的反弹行情: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3.98%的高点一路下行至目前3.82%左右,累计下行达16BP;国开债下行幅度更大、速度更快,1月19日以来,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自5.13%快速下行至4.79%,回落高达34BP。
随着收益率持续回落,此前悲观的市场氛围迅速被打破,市场上掀起"债市春天来了吗?"、"债牛拐点是否已至"的热烈讨论。那么,这一波上涨行情究竟由谁主导?是配置盘春季行情季节性加仓,还是交易盘重新加杠杆?从2月份债券托管数据可窥一二。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2月末,中债登和上清所债券托管总量为67.55万亿元,较1月份增加3895亿元,其中上清所托管量增加3022亿元,中债登托管量增加873亿元。
在年初供给规模较小、季节性配置需求释放的情形下,债市供需关系明显改善。从供给来看,2月份债券发行量环比1月份少增2653亿元。
从机构需求来看,2月广义基金、农商行和券商净增持量分别达2574亿元、884亿元和810亿元,增持力度甚至超出传统配置机构全国性大行、保险等,尤其是广义基金在2月净买入政金债达1003亿元,而在1月则是大举净减持1975亿元。
相比之下,全国性大行、保险增持力度有所减弱。据国泰君安证券统计,2月全国性大行在中债登和上清所托管量新增719亿元至26.47万亿元,环比少增601亿元;2月保险在中债登和上清所托管量小幅增加73亿元至1.88万亿元,环比少增148亿元。此外,2月境外机构配置情绪仍较高,在中债登和上清所净增持310亿元至1.28万亿元,连续12个月增持国债。
国泰君安证券覃汉点评称,由上述数据可知,2月债市行情不单由银行"早买早受益"的季节性配置需求驱动,交易盘大举加仓甚至重新加杠杆也是重要买盘动力。
供需关系生变
利率波动归根到底源于供需力量对比的变化。市场人士指出,今年1至2月,供需关系明显有利于债市反弹行情的演绎,但进入3月份,债券供给节奏加快,叠加市场对资金面边际趋紧的预期,以及监管对市场需求的抑制,供需关系正悄然生变,此前推动债市回暖的"主力军"还能否发挥作用?被视为后续债市能否保持反弹的主要变数之一。
从3月份开始,大部分债券发行开始恢复,尤其是地方债发行启动,导致债券供给快速上升。据Wind数据的不完全统计,今年3月截至13日,已发行国债700亿元、地方债570.52亿元、政策性金融债1407亿元,供给节奏较前两个月明显加快。
中信证券明明表示,通过对往年利率债发行数据的统计看到,每年第二季度的发行量均高于第一季度,部分年份显着高于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债券供给压力不可小觑。
中金公司指出,今年财政赤字率按2.6%安排,预计国债净增量在1.43万亿元左右;从节奏上看,今年前两个月国债发行节奏与去年基本一致,但净增相对偏慢,后期预计有一定的净增压力。地方债方面,今年地方债的净增量可能要多于3.91万亿元。预计3月和二季度,地方债供给压力将明显增加。
而在金融去杠杆持续、监管政策将逐步落地的背景下,目前市场对债券需求的预期相对谨慎。明明认为,在当前实体融资需求韧性较强、资金持续从表外回归表内的情况下,表外配债需求力量在收缩当中,表内相对青睐派生存款的高效能资产,债券配置需求恢复还需时间。另外,当前居民加杠杆进入下行周期,地方债务约束加强,融资需求有放缓趋势。此外,在持续去杠杆、去通道、去委外,严控金融风险的背景下,金融监管的影响仍将继续,对于债券需求负面影响较大。
总的来看,债券的供需压力仍是今年制约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中金公司所言,一季度由于发行量较低,并不能验证这种压力,需要到二季度,随着国债、地方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开始密集发行,才能验证这种供需压力对市场形成多大的影响。
经济仍是关键
除供需压力外,目前市场对债市能否持续反弹的关注点还集中在基本面、政策面和资金面。综合来看,资金面波动、监管节奏和力度,仍是影响市场短期波动的主要因素,但判断"债牛是否回归"的关键仍在于经济基本面。
分析人士指出,从资金面看,在全球货币政策处于紧缩周期、我国货币政策维持稳健中性的背景下,即便资金面因短期扰动有所波动,资金面紧平衡仍是大概率事件,整体有助于利率中枢水平企稳;从政策面看,金融去杠杆任务尚未完成,监管政策仍将陆续落地,但双支柱调控下,监管协调推进预计对市场的影响相对可控。不过当前机构对经济基本面的判断分歧较大,未来经济基本面对债市行情方向将起到决定作用。
基于对经济基本面的预期分歧,目前债券市场卖方机构形成了旗帜鲜明的两大阵营。以海通证券、联讯证券为代表的多头,对"债牛回归"充满信心。
海通证券姜超团队指出,2018年以来社融增速持续回落,意味着经济已步入去杠杆阶段,而M2增速逐步趋稳,意味着金融去杠杆到了中后期,M2和社融增速差距缩小,意味着资金供需改善。姜超认为,无论是2017年末企业贷款利率的回落,还是今年以来债市的全面上涨,都印证利率的拐点已经出现,未来债市的每一次调整,都是投资机会。
联讯证券李奇霖表示,今年债券市场的驱动逻辑已经从防风险、强监管转向了基本面。从年初的融资数据和周期品价格表现来看,企业融资难度在逐步加大,主动去库存周期即将开启,经济基本面对债券市场的支持越来越明显。
而以华创证券为代表的空头,则持相对明确的谨慎观点。华创债券固收研究团队指出,整体而言,1-2月经济基本面并未显示出明显下滑的迹象,目前经济尚未出现拐点信号,而通胀压力依然存在;此外,美联储加息、金融监管、资金面收紧等压力仍然存在,在目前的资金价格下,短端收益率下行空间已经十分有限,长端收益率在经济支撑下也难有大幅度下行。
孰是孰非,需要等待更多经济数据的验证,近期债市行情以震荡为主,也体现了市场多空分歧加大。对投资者而言,市场人士指出,站在当前时点,考虑到收益率已经下行较大幅度,短期来自资金面和政策面的扰动因素可能增加,建议投资者暂且观望为主,等待后续更明确的信号。
市场人士指出,从机构持仓变动看,2月份广义基金、农商行和券商是最大的增持机构,即2月行情不单由银行季节性配置需求驱动,交易盘大举加仓甚至重新加杠杆也是重要动力。但随着3月以来债券发行加速,供需关系生变,市场对经济预期的分歧正逐渐成为影响行情的主线,债市暖春行情继续演绎需要更明确的基本面支持。
谁是行情主力
1月中旬以来,伴随着短期资金面持续宽松,债市意外走出一轮强势的反弹行情: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3.98%的高点一路下行至目前3.82%左右,累计下行达16BP;国开债下行幅度更大、速度更快,1月19日以来,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自5.13%快速下行至4.79%,回落高达34BP。
随着收益率持续回落,此前悲观的市场氛围迅速被打破,市场上掀起"债市春天来了吗?"、"债牛拐点是否已至"的热烈讨论。那么,这一波上涨行情究竟由谁主导?是配置盘春季行情季节性加仓,还是交易盘重新加杠杆?从2月份债券托管数据可窥一二。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2月末,中债登和上清所债券托管总量为67.55万亿元,较1月份增加3895亿元,其中上清所托管量增加3022亿元,中债登托管量增加873亿元。
在年初供给规模较小、季节性配置需求释放的情形下,债市供需关系明显改善。从供给来看,2月份债券发行量环比1月份少增2653亿元。
从机构需求来看,2月广义基金、农商行和券商净增持量分别达2574亿元、884亿元和810亿元,增持力度甚至超出传统配置机构全国性大行、保险等,尤其是广义基金在2月净买入政金债达1003亿元,而在1月则是大举净减持1975亿元。
相比之下,全国性大行、保险增持力度有所减弱。据国泰君安证券统计,2月全国性大行在中债登和上清所托管量新增719亿元至26.47万亿元,环比少增601亿元;2月保险在中债登和上清所托管量小幅增加73亿元至1.88万亿元,环比少增148亿元。此外,2月境外机构配置情绪仍较高,在中债登和上清所净增持310亿元至1.28万亿元,连续12个月增持国债。
国泰君安证券覃汉点评称,由上述数据可知,2月债市行情不单由银行"早买早受益"的季节性配置需求驱动,交易盘大举加仓甚至重新加杠杆也是重要买盘动力。
供需关系生变
利率波动归根到底源于供需力量对比的变化。市场人士指出,今年1至2月,供需关系明显有利于债市反弹行情的演绎,但进入3月份,债券供给节奏加快,叠加市场对资金面边际趋紧的预期,以及监管对市场需求的抑制,供需关系正悄然生变,此前推动债市回暖的"主力军"还能否发挥作用?被视为后续债市能否保持反弹的主要变数之一。
从3月份开始,大部分债券发行开始恢复,尤其是地方债发行启动,导致债券供给快速上升。据Wind数据的不完全统计,今年3月截至13日,已发行国债700亿元、地方债570.52亿元、政策性金融债1407亿元,供给节奏较前两个月明显加快。
中信证券明明表示,通过对往年利率债发行数据的统计看到,每年第二季度的发行量均高于第一季度,部分年份显着高于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债券供给压力不可小觑。
中金公司指出,今年财政赤字率按2.6%安排,预计国债净增量在1.43万亿元左右;从节奏上看,今年前两个月国债发行节奏与去年基本一致,但净增相对偏慢,后期预计有一定的净增压力。地方债方面,今年地方债的净增量可能要多于3.91万亿元。预计3月和二季度,地方债供给压力将明显增加。
而在金融去杠杆持续、监管政策将逐步落地的背景下,目前市场对债券需求的预期相对谨慎。明明认为,在当前实体融资需求韧性较强、资金持续从表外回归表内的情况下,表外配债需求力量在收缩当中,表内相对青睐派生存款的高效能资产,债券配置需求恢复还需时间。另外,当前居民加杠杆进入下行周期,地方债务约束加强,融资需求有放缓趋势。此外,在持续去杠杆、去通道、去委外,严控金融风险的背景下,金融监管的影响仍将继续,对于债券需求负面影响较大。
总的来看,债券的供需压力仍是今年制约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中金公司所言,一季度由于发行量较低,并不能验证这种压力,需要到二季度,随着国债、地方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开始密集发行,才能验证这种供需压力对市场形成多大的影响。
经济仍是关键
除供需压力外,目前市场对债市能否持续反弹的关注点还集中在基本面、政策面和资金面。综合来看,资金面波动、监管节奏和力度,仍是影响市场短期波动的主要因素,但判断"债牛是否回归"的关键仍在于经济基本面。
分析人士指出,从资金面看,在全球货币政策处于紧缩周期、我国货币政策维持稳健中性的背景下,即便资金面因短期扰动有所波动,资金面紧平衡仍是大概率事件,整体有助于利率中枢水平企稳;从政策面看,金融去杠杆任务尚未完成,监管政策仍将陆续落地,但双支柱调控下,监管协调推进预计对市场的影响相对可控。不过当前机构对经济基本面的判断分歧较大,未来经济基本面对债市行情方向将起到决定作用。
基于对经济基本面的预期分歧,目前债券市场卖方机构形成了旗帜鲜明的两大阵营。以海通证券、联讯证券为代表的多头,对"债牛回归"充满信心。
海通证券姜超团队指出,2018年以来社融增速持续回落,意味着经济已步入去杠杆阶段,而M2增速逐步趋稳,意味着金融去杠杆到了中后期,M2和社融增速差距缩小,意味着资金供需改善。姜超认为,无论是2017年末企业贷款利率的回落,还是今年以来债市的全面上涨,都印证利率的拐点已经出现,未来债市的每一次调整,都是投资机会。
联讯证券李奇霖表示,今年债券市场的驱动逻辑已经从防风险、强监管转向了基本面。从年初的融资数据和周期品价格表现来看,企业融资难度在逐步加大,主动去库存周期即将开启,经济基本面对债券市场的支持越来越明显。
而以华创证券为代表的空头,则持相对明确的谨慎观点。华创债券固收研究团队指出,整体而言,1-2月经济基本面并未显示出明显下滑的迹象,目前经济尚未出现拐点信号,而通胀压力依然存在;此外,美联储加息、金融监管、资金面收紧等压力仍然存在,在目前的资金价格下,短端收益率下行空间已经十分有限,长端收益率在经济支撑下也难有大幅度下行。
孰是孰非,需要等待更多经济数据的验证,近期债市行情以震荡为主,也体现了市场多空分歧加大。对投资者而言,市场人士指出,站在当前时点,考虑到收益率已经下行较大幅度,短期来自资金面和政策面的扰动因素可能增加,建议投资者暂且观望为主,等待后续更明确的信号。
热点推荐: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