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正点网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财经新闻 主力数据 财经视频 研究报告 证券软件 内参传闻股市学院
你的位置: 正点财经 > 财经新闻 > 资金动态 > 正文

二季度流动性承压 债市需警惕预期差

2018-04-11 00:00:00 证券时报
    10日,央行早间公告称,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可吸收央行逆回购到期等因素的影响,不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当日有300亿元逆回购到期,净回笼300亿元。

进入二季度,除了监管政策、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因素外,债券一级市场也迎来发行高峰,业内人士表示,流动性或将面临一定压力。

公开市场到期压力可控

上周流动性保持宽裕,各类资金利率出现不同程度下行;本周资金面稍显收敛,但整体无碍。当日,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上,利率涨跌不一,隔夜回购利率涨3.42个基点至2.5495%,代表性的7天期回购利率涨3.77个基点报2.7168%,1月期品种下降15.76个基点至3.4999%;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除7天、14天期品种上涨外,其余品种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

目前市场更加关心的是,今年一季度明显偏松的流动性,二季度能否持续?

中泰证券齐晟团队认为,4、5月份的缴税、缴准和常规的季末资金紧张,这些因素在一季度也曾发生;一季度基础货币的投放并非资金宽松的主因,那么二季度基础货币的季节性回笼自然也不会导致资金面紧张。

就监管方面,综合机构观点来看,对流动性而言,更多的影响是表外的非标资产回归表内,的确会对资金面造成扰动。东北证券固定收益部首席分析师李勇表示,根据理财年报数据,截至2017年底,银行理财存续规模29.54万亿元,其中非标资产约4.8万亿元,如果这部分非标资产需要回归表内,则按15%的存款准备金估算,整个银行体系需要补缴准备金7200亿元。“如此测算,如果资管新规及配套政策对流动性影响较大,不排除货币政策予以暂时性支持的可能。”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公开市场共有6375亿元资金到期,其中逆回购小额分散,需要关注月中中期借贷便利(MLF)的续作情况,4月17日将有3675亿元MLF回笼。回顾今年1至3月,央行MLF操作均为超量操作,分别净投放1085亿、1495亿和1375亿元,较去年四季度大幅增多。目前来看,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相机抉择的空间依然较大,伴随着债券一级市场发行压力陡增,资金面也将面临一定考验。

债市需警惕预期差

目前,债券市场主要受避险情绪驱动。3月下旬开始,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市场恐慌情绪激增,大量避险资金进入债券与黄金市场,债市迎来了一波大涨。随着博鳌亚洲论坛的召开,市场逐渐形成了较为一致的预期,即中美贸易摩擦大概率以和谈结束。

4月10日,随着避险情绪降温,期债现券同步走软,10年国开活跃券170215收益率上行6.51个基点报4.67%,10年国债活跃券170010收益率上行4.09个基点报3.83%;国债期货低开,午后跳水明显收跌,10年期债主力T1806跌0.33%,5年期债主力TF1806跌0.19%,均创3月13日以来最大跌幅。

回顾1月下旬以来的债市大涨,市场普遍认为宽松的资金面是核心催化剂,作为风向标的10年期国开债利率已经下行超40个基点。此外,一季度债券供给压力小,市场配置需求旺盛也是本轮债市走强的前提。

目前收益率已经累积了较大的下行幅度,多数机构认为,后期债券供给压力显现、监管政策即将出台等不确定因素较多,若市场没有明显利好,债券收益率的下行空间料将有限,需警惕预期差风险。

国泰君安研究报告称,在经历一季度债市大涨、黑色商品和周期股持续重挫后,从大类资产的相对价值对比看,债券资产价值已从一季度的明显超跌开始回归均衡,性价比有所下降,而风险资产在急跌后已充分显示了一定的周期下行风险,市场需关注两会后新开工加速,对经济预期短期有向上修正的风险。
热点推荐:
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联系投稿 | 联系删稿 | 合作伙伴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